返回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战序曲 中东路(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战序曲 中东路(四) (第2/3页)

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有的战争是明知道必败无疑也是要硬着头皮打下去的。

    葛光庭把手的香烟在烟灰缸里狠狠地掐灭,无奈地说:“其实我猜想南京的蒋委员长也在为难。”

    见众人疑惑,葛光庭接着说:“蒋委员长当然也不希望苏之间大打出手,只是自“东路”事件以来,国内舆论对汉卿此举是一片赞誉之声,这时如果蒋委员长同意和谈,势必被人认为对外软弱,民意汹汹,蒋委员长是不能不做考虑的。”

    葛光庭的话让宋哲武眼前不由一亮,他基本明白蒋介石不同意谈判解决“东路事件”的原因了。他还可以肯定张学良要武力收回“东路”这件事是一定跟蒋介石说了,而蒋介石也是一定同意、支持的。

    苏联的一味退让使张学良误以为苏联软弱可欺,加上他身边的人的推波助澜,张学良这个热血青年一时头脑发热,采用了武力强行收回“东路”的下策。而且事情发展到现在,苏联也很有责任,正是他们的一再忍让,才给了张学良武力解决问题的信心。不过,这也怨不得张学良,张学良毕竟仅是一个年仅二十八岁的年轻人,做事轻率,考虑不周,这也是难免的。

    蒋介石最初的想法同张学良应该是大同小异,大概他也认为苏联现在忙于应付西欧列强,无力东顾,正好可以借此收回“东路”,在国际、国内树立威望。只是蒋介石比张学良要考虑的周全些,他把张学良推到前台,央并没有明令给张学良,甚至张学良对在北平和他的会晤内容三缄其口,也一定是应蒋介石的要求才如此。

    蒋介石的打算应该是这样,如果苏联忍气吞下这颗苦果,他就会站出来接受国人的赞誉,他本人在国际国内的威望也都会大副上升,这对于他即将收复国内各个地方势力是大有益处的;而一旦苏联一怒出兵,引起苏两国的战争,那罪魁祸首也是他张学良,同他蒋正可是没有半点关系,对他的威望也不会有丝毫的损害。甚至那时再由央政府出面和苏联谈判解决问题,还会使他的威望有所提高。当然,张学良的威望可是会一落千丈,不过这可正是蒋介石最希望看到的。

    蒋介石的这个如意算盘打得虽然不错,可也只能用在张学良这个满身侠义风度的毛头小的身上,如果换在国内的其他地方豪强的身上,那是行不通的,这些人是都会看穿蒋介石的“险恶’用心的,更不要说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这几个老jian巨猾的人精了。

    蒋介石现在之所以不同意谈判解决“东路“问题,正是基于上述的想法,现在国内舆论对张学良的做法大加赞赏,这让张少帅的威望大增,蒋介石如果这个时候同苏联谈判,他蒋正在国内舆论就会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人,gcd和以汪精卫为首的改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