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六章 撞到枪口shang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六章 撞到枪口shang了 (第2/3页)

还战乱不断,没有人关心科学研究。”说完不由长叹一声。

    宋哲武心想,又是一个热血青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可是比后世那些削尖脑袋出国就不回来的精英们强的太多了,这样的人才,他可是绝对不能放走的。

    宋哲武也长叹一声说:“明华说的不错,国外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却是是日新月异,就拿明华所学的电磁学来说吧,虽说现在还局限在电报、电话这些通讯技术上,可是电磁学绝不仅仅只有这些应用,它的用处非常广泛,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磁学必定会逐渐应用到国防、工业生产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最有作为也最重要的一个科研领域。可以说哪个国家掌握了最先进的电技术,哪个国家就会成为最发达也最强大的国家。”

    在国内,不管是官员还是学者,李明华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对他的所学有这么深的认识,而从宋哲武这样一个军人的口说出来,就更不一般,不仅听得入神。

    见李明华专注地听着,心想还得加点料,否则可不容易吸引他。接着又说:“现在电磁学还只是在通讯领域进行一些初级的研究。自从意大利人马可尼,在1895  年,发明了天地线装置,改进了发射机与接收机,有效地把无线电传播距离增加到2.8  千米。无线电报的研究发展的很快,现在的传输距离已经可以达到几千公里了。可是在要增大传输距离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是因为开始时无线电通讯使用的都是长波,这一方面限于发射设备的频率不太高,另一方面只知道电磁波传播波的波长越长衰减越小。实际上沿地球表面传播的长波,受天线限制,无法再增大传播距离。而随着电技术的发展,低频区段已感拥挤不堪,广播和军事的需要,都要求开发短波区段。而现在已经经过实验证实,波长几十米的短波可被高空的电离层反射回来,经多次反射,即可增大传播距离,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波。据我所知,美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研究军用短波通讯技术,1918  年已研制成功波长为70  米~150  米的发射接收设备。1921  年美国的赫耳制成大功率微波器件磁控管,可产生几米波长的超短波。可是这些还不够,这个短波通信的波长我认为在50―10米,效果会更好。如果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和大洋彼岸的美国和欧洲的通讯就不必再像现在这样逐级接力传递了。而且,现在还存在电管体积过大的问题,特别是电管处理高频信号的效果不理想,而半导体材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矿石触须式检波器实际上就是应用了半导体的特性。我就研究过现在普遍使用的矿石收音机,我发现发现掺有某种极微量杂质的锗晶体的性能不仅优于矿石晶体,而且在某些方面比电管整流器还要好。。。。。”

    宋哲武又指着屋顶的白炽灯说:“还有现在的电灯,这只是kao着电能使里面的钨丝发热发光,白炽灯有很多缺点,最明显的就是他的电能有百分之十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了,可就是这样简单的东西我们国内也制造不了。我做过实验,在密闭玻璃管的两端各置有一灯丝,玻璃管内充有微量的氩和稀薄的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这样的照明灯具,就远远比现在的这种白炽灯要好得多。”

    正在侃侃而谈的宋哲武突然收住话,以为他看见孙父、李田、孙思贵三人再用一种非常羡慕有尊敬的目光在看着他,孙思华、孙思荣、王学智都是一副极其吃惊的神态,最夸张的就属李明华,目瞪口呆地看着宋哲武说不出话来。

    宋哲武意思到自己卖弄的有些过头了,虽然他前世是化工硕士,可这些都是很基础的常识,虽然他不知道具体的生产制造方法。以他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他可以到欧美任何一所名校任教授。他所说的这些,不要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