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章 难舍大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章 难舍大刀 (第3/3页)

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把第四路军发展到今天的样,足以说明一切。

    自从第四路军驻郑州的第二天开始,第四路军招兵处的旗帜又打了出来,大张旗鼓地重新开始招兵。不要说安家费,单就每月五块大洋的军饷,在家做一般的活计就是无法挣来的。在高军饷的吸引下,不仅是郑州市内,就是四周的县乡也有很多人成群结伴的来投军,这几天来已经招收了两千多人。

    在张胡桥俘虏的西北军个加强营和赵凤武旅,一共招收了三千多精干兵员,这些人都有相当的军事技能,只要稍加训练,适应第四路军的作战方式和作战特点,就能很快融入第四路军。所以,陶蓉把他们和新招收的新兵们分开训练,主要是训练拼刺和射击。

    之所以如此,因为陶蓉通过考核发现,这些西北军虽然身材较高也更壮实,可是拼刺技术不要说不如第四路军的老兵,就是比原十路军的士兵也不如。不过,他们普遍都更喜欢他们的大刀,许多人可以把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风,在强行禁止使用并收缴了他们的大刀后,许多人又迷上了工兵铲,在训练之余,有很多人还会在训练场内挥舞着工兵铲,他们的训练场地上经常出现满场的工兵铲上下翻飞的场面,以至于现在已经有人称呼他们为工兵大队了。他们甚至反映这工兵铲比原先的大刀更趁手,这弄得陶蓉哭笑不得。

    跟宋哲武和赵凤武说起此事,宋武也是忍俊不禁,赵凤武则是苦笑着解释说:“这是因为西北军军费一向短缺,部队扩编的又很快,以至于武器弹药不足,给士兵配置大刀也是冯玉祥的无奈之举。而且,大刀在近战格斗,由于转向距离短,转向快捷,格斗也具有一定优势。”

    只是在第四路军是可能给他们配置大刀的,这倒不是宋哲武钱多得没处花,只是他要考虑部队的整体特点,必须要强化拼刺训练。而且在全副武装后,再背负一把十几斤重的大刀也十分不便。不过工兵铲如果使用的好也可以当做大刀来用,宋哲武最后决定,“部队不配置大刀,但可以在这些人里调些刀术好的做教官,在全军训练的格斗训练也要安排时间训练使用工兵铲。”宋哲武的这个决定让这些西北军的人高兴地不得了,都决定要在训练好好收拾一下那些嘲笑他们是工兵大队的人。

    还有,就是这些人的射击准也不高,一些老兵还好,新兵就差了很多。

    凤武告诉陶蓉,西北军弹药向来紧张,许多新兵参军一年了,到现在还没打过五十发弹,哪里像第四路军这样的富足,就是他第一次听说,‘第四路军的老兵,日常训练每月都要打三十发,新兵就更多了。’时,都是惊讶的张大了嘴。

    只是当赵凤武跟着宋哲武转了几天,在看到一师的武器装备后,他对经常都要进行实弹射击这件事就丝毫不再感到惊奇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