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章 李文田(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章 李文田(一) (第2/3页)

再到云南的龙云、广东的陈济棠、四川的刘湘、刘

    辉等,甚至就是直系、系、奉系这些旧军阀人员的任用上无一不是综合考虑军功、资历、学识、派系等等。向石友三这样,从冯玉祥的

    马夫一路晋升至军长别的部队里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就是在西北军里,别人的马夫也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国内的各方军队里,蒋介石的央军是最重资历和出身的一个极端;冯玉祥的西北军是最重军功、亲疏的另一个极端。

    这一切,都导致西北军有头脑、有思想的将领不多,而有执着信念的将领却不少。

    这些有执着信念的人,他们的信念也不尽相同。有一生抱定为国为民,不惜抛头洒血的英雄。

    如:吉鸿昌、张自忠、赵登禹等人,也有许多一生为自身利益,东闯西杀,反复无常的民族罪人。

    宋哲武认为,西北军可以称得上有头脑,有思想的将领屈指可数。吉鸿昌、张自忠、赵登禹等人,可以称得上是有思想。宋哲元、韩复、

    杨虎城等人则可以称得上有头脑。

    另外还有几个名声不显的将领,也可以获此称谓,那就是二十军的八名缔造者。

    一三零年,原大战冯玉祥失败后,退居山西的几位西北军将领不甘失败,由萧振瀛从撮合,大家相聚而坐商量出路,一致同意将残留军

    队重新组编成新军。出席会议的共有宋哲元

    、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李田、位将领。大家一致推举资历最

    深的宋哲元为首。这支新军得到张学良的认可,先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不久后按全国统一编制,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宋哲元任军

    长,刘汝明任副军长,萧振瀛任总参议,张维藩任参谋长。由于是缩编,李田在张自忠第三十八师之下,任第一一二旅旅长。

    赵登禹、何基

    在第三十七师冯治安之下,分别任第一旅旅长和副旅长。这八位核心人物是第二十军的缔造者,是这支能征善战军队的强有力支柱。

    二十军八名造者的李田,就是就是现在被缴械的十旅旅长李田。

    二十军初建时,李田张自忠三十八师的三个旅长之一,为三十八师副师长兼――二旅旅长。张自忠任察哈尔政府主席时,李田任省政

    府副主席兼安司令。张自忠任天津市市长时,李田任天津警备司令兼公安局长。“七、七事变”后,三十八师升格为五十军。由于当时

    张自忠受到诬陷,被蒋介石关押,长一职由第一集团军司令宋哲元兼,李田任副军长。他对保持部队完整,免遭分裂起了重要作用。

    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张:忠只身离津后,天津的军政由李田负责主持。面对当时的形势,他提前对三十八师的作战进行了计划,要求三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