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中医与哲学(一) (第2/3页)
是学成医的必备条件,那历史上那些名医肯定都是假的。诸如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叶天士,吴瑭等;而近现代史上。秦伯未,施今墨,蒲辅周,岳美,高辉远等前辈,都是在数理化和西医知识过关以后,才成为名医的。这种结论有多么荒唐,大概只有政策(制度)的制定者。\\.. \\弄不懂!
前段时间在报纸上我看见了一位记者问药监局官员的话:现在药店卖药。政策面对药和西药有没有不同的监管标准?答:没有。问:草药,药店呢?答:都一样。
也见到过病人对一位科班出身,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老医的问话:请您帮我看一下,这包药用了哪些药?答:我不认得草药。在医院,我只管开方就行了。
我们读古人遗著,总讲药物成sè。修合炮制,甚至有因修制药物而毒身亡者。如上海御医陈莲舫。草药是大自然的产物,成sè不同。产地不同,效力就不同,用量配比也就不相同。一个老医高级职称,竟不识药饮片,何谈用药jīng准 ?!是他的过错 ? 医院的过错 ?这种体制能使医事业得到发展吗 ?”
“今天我说这些,只是要告诉你们,医的发展,以及他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你们,你们知道为何学医,如何去医之后必然会挣脱枷锁,跨上更高的一步。”王明对着下边的已经被震住的学生说道。
这些听课的有学生,导师,甚至老教授,不过大部分人都在做着笔录!他们打内心里也是赞同王明的看法!
“说的挺好,但是这些怎么可能会和哲学玄学历史古化等结合!”略显刺耳的声音在本来安静的教室显得格外的突出。
几乎所有人都回头看向后面说话之人,那人却也不惧别人的目光,依然看着王明。
王明看着说话之人,心好笑。整间教室,有不少的外国人,不过这些人却都能理解以及赞同自己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