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3章 落雁峰(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73章 落雁峰(续) (第2/3页)

普慈观音:头戴天冠,身披天衣,立于山岳之上,为大自在之化身形象。

    这些事情都是陈观赴美学习的时候市里定的,到现在他的思想意识里还是叫大佛立像的。

    实际上在落雁峰建一座国内最高的观音立像,更符合大云寺建于武则天称帝时期的历史背景,也更有号召力!“家家弥陀,户户观音”,观世音菩萨在国民间的影响力、号召力都是巨大的!

    市宗教局的宗教科长莫瑞一直守在重建大云寺工地。可能他已经得到了陈观要到大云寺来的消息了,带着几个僧人在大云寺山门外候着。

    陈观参加李立德部长的汇报会和沈书记、于市长的汇报会时,和宗教局局长薛亦飞、副局长向秀丽、宗教科长莫瑞都见过,年前还专门去宗教局跑了一趟,送过年的红包,和莫瑞算是老朋友了。

    看到陈观,莫瑞就喊:“陈书记,可把你盼来了!”

    宗教局是小单位,但干部提拔并不快,莫瑞都40多岁了,依然是科长。

    陈观实际上已经看见莫瑞他们了,但他得先把俞白教授两口子安顿坐下,又把楚战海和王浩、张凤鸣三个人喊来,让他们照顾俞白教授和李老师,这才朝山门走去。

    陈观走到莫瑞跟前,握了手,道了声辛苦,这才打量三个僧人。

    为首的一个僧人50来岁,身材瘦削,只显得身上的僧袍宽敞。

    陈观心道:这应该就是释延明了!

    果然,那僧人看见陈观目光转向了他,马上就右手立掌,口宣佛号:“阿弥托福!”

    莫瑞介绍说,这就是释延明大师。

    另外两个僧人都是四十来岁的样子,莫瑞介绍说都是释延明大师的师弟,一个是释延秀大师,一个是释延德大师。

    是不是大师,陈观现在不清楚,那得让实践来检验,得让他们以自己的佛学修为来验证!

    俞白教授看着远处大云寺山门前的陈观和三个僧人说话,心里腹诽不已,觉得陈观太复杂了,怎么和这些佛门人士交往开了!

    觉得学的学生应该自认孔门弟子的俞白,当即大声背诵开了《论语。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俞白讲话带有江浙口音,他这一背诵,还真的是抑扬顿挫,听起来别有一番风韵,让已经毕业了的五届一班的同学们都有一种重回校园、重回课堂的感觉。

    陈观听到了俞白教授的声音,也听清了那是《论语》的为政篇,更明白俞白老师是在发泄不满,但他现在不是在搞儒教和佛教的学术争论,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