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7章 乡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17章 乡情 (第2/3页)

算乡统筹村提留的,人均负担59元呢!”

    俞可成笑到:“陈书记,你说的很对,确实是有乡统筹村提留。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按照国家规定,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征收农业税附加税费,用于生产建设,最高不得超过25%。乡统筹村提留这一块,全国都在搞,搞了这么多年了,征收的钱主要用于本乡(镇)或村范围内的维护或扩大再生产、兴办公益福利事业和日常管理开支费用以及乡村两级办学(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民办公助事业等,龙湾镇和咱乡一样,都是按照人均负担59元计算征收的。全乡2。5万人,人均59元,也就是147。5万元。拔去村提留这一块,乡统筹的也就是100万元左右。”

    全乡9。5万亩耕地,征收185万元农业税;2。5万人,征收147。5万元乡统筹村提留。两项加起来,也不过332。5万元。当然,少了农林特产税和屠宰税、商业营业税等,加起来数目应该更大!

    对于现在的陈观来说,这个钱数额并不算很大。但是,帐不是这样算的,陈观那是开金矿开出了富矿,财富增长速度快的吓人。这些钱可都是从老百姓一家一户身上收上来的,可不算少了!

    想想陈观当初被桐花镇派出所长孙玉成设计,背上了羊山矿黑窟窿20万元的债务,死的心都有了,现在这332。5万元的税费还是小数目么?

    陈观感叹说,农业税该取消了,乡统筹村提留也该取消了!商业上的营业税也不过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农业税竟敢高达15%,这还有天理没有了?过去国家困难,让农民勒进裤腰带、饿着肚子做贡献,现在国家经济形势日益好转,还收这么高的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那是加重农民负担!这样的财政政策必然不能持久!

    这一说,俞可成不愿意了,连忙说到:“陈书记,你可别瞎说!这农业税怎么能取消?国几千年都是这规矩,种地纳粮天经地义!再说了,这些年,咱的农业税征收水平并不高。我给你说啊,按照国家规定,农业税计依据是农作物常年产量,五年调整一次,遇到灾荒年还要返还。我听说你也是农村出身,应该也知道农村的真实情况。咱定农业税的依据,也就是农作物常年产量,是按照包产到户时的标准定的,也就是按照生产队时候交公余粮的标准定的。象咱周里乡,当时亩产300斤都是好地的产量,一般的坡子地定的都是200多斤的产量,低的才100多斤。你看看现在的产量,增加一倍都不止,哪里还有亩产100多斤、200多斤的地么!这么多年,咱的农业税征收标准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就是调整,也是小幅度调整,没有突破亩产300斤计税的标准。应该说,现在的农业税征收水平和改革开放之初的征收水平相比,税率不到8%了,农民是占了便宜的!”

    陈观淡淡地来了句:“你咋不说这么多年化肥涨了多少钱、种子涨了多少钱、农药涨了多少钱呢?”

    俞可成被噎住了,脸涨的黑红黑红,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