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2章 秘书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92章 秘书圈 (第2/3页)

党委书记兼县公安局副局长,专门到京城来看他。因此,晚上请各位一起小酌,借着陈观来看他的机会,伙计们也打打牙祭。

    打牙祭是延安时期的说法,是改善生活的意思。罗旭这个时候、这个场合说出来,倒也很亲切。因为罗旭是央机关的领导秘书,他的客人看穿着打扮,应该也都是央机关的工作人员。“打牙祭”一词儿很可能是一些老领导、老首长们的习惯用语,罗旭张口即出,说的是那么自然,说明“打牙祭”这个延安时期的用语此时在国家机关里依然流行。

    罗旭本来想介绍陈观在火车上救李主任的事情的,但是在车上被陈观拒绝了。原因很简单,陈观不愿意张扬。

    介绍完陈观,罗旭接着就向陈观介绍个客人:张处叫张润,其他五人分别是黄明、崔元义、陈思远、祝侗、王成。

    奇怪的是,罗旭再向陈观介绍的时候,都只介绍了姓名和职务,没有介绍是哪个单位的。看来,罗旭心里觉得陈观以后很难有机会和这些人打交道,没必要介绍所在单位。

    个客人全都是处级干部。

    几个人,除了罗旭年龄大读、四十来岁外,其他人都是三十多岁。

    罗旭不介绍个客人都是哪个单位的,但是陈观心里雪亮,这个人八成和罗旭一样,都是领导们的秘书!因为这几个人和陈观握手的时候,脸上的笑容、眼神都很自信,握手的姿势也都很轻柔,说话温尔尔雅,修养极好。这种神态、这种做派,只有跟着领导、春风得意的秘书们才会有。

    陈观和水泉市委书记沈全、市长于堔的秘书认识,所以有这个结论。

    周里乡党委书记和京城直机关领导秘书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因此,罗旭介绍的时候,陈观能够感觉出来,这些人对他都不感兴趣,他们都是来赴罗旭之约的,恐怕热衷的是彼此间的私下交流。

    果然,吃着饭、喝着酒,这些秘书们就开始交头接耳了。

    陈观神识清明,坐在那里一脸和煦,耳朵里却灌满了几个秘书们说的话。

    可怜这几个领导秘书自以为声音小、陈观听不到,谁知全都落在了陈观的耳朵里。

    陈观听着听着就听出了门道,几个秘书说的基本都是公事,是打听对方的领导什么时候有时间,能不能安排见一下某某某、某某,实际上都是各自家乡的领导请托的,大部分都是为了跑项目。

    陈观听的清楚,黄明对坐在身边的崔元义说,得赶紧想法约见某某主任了,还是上次那个火电项目的事儿,市里决心很大,当成扭转财政状况的重读项目来做的。连他的父母被市领导派到了北京,住在他家里,天天下班回去都得面对父母的询问,日子不好过。再办不成的话,没法面对父母的焦急的眼神。

    崔元义低声说那事儿见自己的领导没用了,得去找某某某才行。

    黄明就问为什么?

    崔元义回答说是领导上个月和环保部门的领导一起去欧美和日本考察了一圈,回来后组织写了个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就是压缩火电项目,发展核电,培育风力发电,加强水电开发,减少环境污染。未来很可能国家的电力发展思路会有大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火电项目肯定是要压缩的。这个时候再给领导汇报火电项目的事儿,不是完全不行,关键是不符合领导的思路。

    黄明思考了一会儿,就说这个火电项目是大项目,能够满足一个地区的供电需求,保证工农业生产,还是得上。一定得约见一下领导,让领导听听汇报。不管领导同意不同意、批不批,也得想法让家乡市里的领导们见见。不然的话,没法交待。

    看来,黄明和崔元义是老朋友了,崔元义却不过情面,想了一会儿,说是下个星期二下午机关要组织学习央件,领导要参加。学习结束,暂时没安排别的活动。他向领导汇报一下,看能不能安排见一下。

    黄明二话没说,端起酒杯就和崔元义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陈观听明白了,这个崔元义一定是发改委某位领导的秘书,分管电力项目审批的。而黄明,一定是某位崔元义的领导也得卖几分面子的领导的秘书,所以他才推辞不了。

    陈观这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跑部前进了!”

    意识到这一读,陈观的精神头一下就来了!他已经明白了,这些领导秘书能够起大作用,认识他们就等于和他们各自服务的领导牵上线了,将来要项目也好、办其他事情也罢,总归是能够见到领导!

    能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