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4章 安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4章 安家 (第2/3页)

们考虑到买房合算。

    总设计师视察北京居民住房的即席谈话精神,就是国当代房地产产业之滥觞!

    到了80年8月,央正式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次年,央就开始在深圳和广州搞房地产开发试读。

    房地产业正式敲锣亮相了!

    深圳特区建设过程,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个时候,深圳房地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综合开发、品牌营销的水平了。

    真正把国房地产业推向第一波高峰的,是海南建省。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原本是广东省一个行政专署的海南岛,一下子成了国的一个省了!

    海南建省后,就象当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时一样,吸引了大批的人才、资金。后来国房地产界的大亨潘石屹是在1988年8月跟着自己的老板到海南淘金,结果被老板任命成了一个300人的砖厂的厂长。后来老板卷钱跑路,潘石屹在海南一下就成了落魄之人,除夕夜想到小旅馆的大厅里看看央台的春节晚会,都被服务员赶了出来。

    大量的人、钱涌向海南,直接催生了海南房地产的大发展。当时,不光是外资涌入,内地很多银行都嫌守着存款贷款效益差,投资到海南搞房地产。一时间,海南出现了整栋楼一日卖光的现象,房地产投资、销售双双大幅增长。

    1992年总设计师南巡,发现深圳特区发展势头很好,超出了预期,遂发表南巡讲话。从此“发展是硬道理”成了许多地方的墙上标语,“深圳速度”也成了高速发展的代名词。

    南巡讲话一发表,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了,国的房地产业步入了快车道,房地产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成几十倍增长。当年国民经济增长14。2%,房地产业的增长达到117。6%。到了1993年,国民经济增长13。5%,同期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长165%。

    海南房地产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攀上了国房地产业的第一波高峰,但产生了巨大泡沫,总理到海南视察时发现海南土地市场已经失控,随即下令银行停贷,开始对复苏后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人第一次听说了宏观调控这个名词。

    一时间,海南房地产市场上烂尾楼遍地!

    国内地的房地产开发,大约是从90年开始大规模宣传的。当时因为房子都是公家的,不能上市交易,宣传的口号就是给你一套私有房。而且,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主要集在住房制度改革,一直到92年,国内地才放开了房地产的户型面积,突破了过去那种严格按照福利分房制度按干部级别分配住房面积的局面。

    陈观忙着破案、开矿、办五龙峪旅游景区,加上他也没有公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操那心,不知道水泉市在1995年底刚刚实施房改,居民现有住房按照一家一套的标准,在核定成本价的基础上,参照个人工龄制定房改价,卖给居民个人,5年以后可以出售。一套60平米的房子,房改价也就万把块钱。

    水泉市区实施房改了,各县城镇居民住房却没有实行房改,据说放到第二批进行房改。

    崔莹住的房子是县委、县政府家属院,是明水县为解决干部住房建的第一个家属院。崔莹能够分一套,是因为她原来是县委机关的干部,后来又提拔成了桐花镇党委书记,不然也分不上。而且,崔莹的房子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哪一天她调离明水的话,房子很可能就被原单位收回去了。

    如果要是参加第一批房改了,崔莹的房子就成自己的了。可惜明水没有搭上房改的第一班车,以后什么时候房改还说不定呢!

    明水穷,过去很少给职工们盖单元楼房的家属区,许多职工都是租住房产上的平房,眼巴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