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十三章 案首(上) (第1/3页)
() 进得考场,许仙考卷上虽然写有序号,但在考桌上可没有,这时先进来的好处便体现出来——可以挑个好座位啊!
看着那一排排整齐的书桌便犯了愁,他不知该坐哪里好了,是坐在第一排吗?不行,那里虽然看题清楚,可太靠近草棚边缘了,到了中午太阳晒得厉害,万一下雨就更麻烦了!
那坐在里面?也不好。棚子有点低,里面的光线很不好,县试又不准点灯,恐怕是要受些影响的。反复琢磨之后,他坐在了第二排第八列,二八一十六,号吉利,看得清、光线好,rì晒不着、雨淋不到,空气还很清新,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位置啊。
许仙坐下后,考生还没进来一成呢,自然不会公布题目。他一时有些无聊。
县试的zì yóu度比较大,由知县决定是考五场还是四场,这次杨知县的选择是四场,第一场叫正场、第二场称初复、第三场为再复,第四场称面复,每场一个白天,隔一天一场。
不过考生只要将正场考中了,便不必参加‘初复’和‘再复’,只需等待五rì后的第四场面试即可。那些正场考不中的,就只好老老实实再参加初复,若是再不中,还能考‘再复’,要是还不中就只有等下次县试了。
翻看自己的答题纸,一共是十一页,第一页是封面,县考没那么严格,考生情况就直接写在封面上,并没有采用‘糊名’、更不必‘誊写’。许仙看到封面上有个号戳,戳上写着‘县考甲字一零七号牌’,下面便是自己的一些详尽信心。
打开后封面,另外十页才是答题的地方,每页十四竖行,每行十八个红格,一个格写一个字。此外还有几页草稿纸。
待所有考生都坐好,已经是天光大亮了,倒是正好考试。
杨知县也不再啰嗦,待衙役锁门后,便在一张空白的横轴上,挥毫写下正试的题目——作一篇时文和一首试贴诗。
一篇时文的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一首试贴诗的题目‘秋光先到野人家’的五言八韵诗。
试题一出,原本鸦雀无声的考场中,却发出一阵无法抑制的倒抽冷气声。杨知县便看到许多学生面sè煞白、如丧考妣,显然是被自己出的题目骇到了,不由微微的得意一笑……
县试虽是南宋朝最初级的考试,但因由知县命题,且自主xìng很大,所以也是最不靠谱的考试……有的县令很懒,随便从经书上找句话应付,有时甚至与考生平时背诵的程文完全相同。因为法律并没规定不许‘剿袭’,所以正好背过那篇的考生,只需将其默写下来既可,而且哪个考官也不敢不取——要知道不是谁作一篇都可以称为‘程文程墨’的,那都是时文大家、历代翰林所作,你敢说个‘孬’字吗?
取是取了,也不犯法。可对出题人来说,却是十分丢人的……国家为选材计,花了这么大人力物力举行考试,你就出了这么个程文满天飞的题目,能考出什么东西来?
实际上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作为题库的四书五经就那么几万字,全国一级级那么多考试,都要从其中出题,除了那些犯讳的话之外,哪一句没有用过?
之前还好说些,毕竟刚刚开始,题目不多,只要去书店买全套程文回来,翻一翻目录,就能做到不重样。但逐渐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