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十年 (第3/3页)
,许仙虽懂得先生最大,可让他表现出像小孩一样敬畏害怕的神情来,实在强人所难了,所以,在老秀才看来许仙就是不懂得尊师重道。
夜sè阑珊,别了私塾,回到家中,吃过晚饭,许仙一时不知要干什么,练功吧,那已经不是靠苦修能提升的,换句话说,他遇到了瓶颈,无论是剑法或是内功,都止步不前,据他估计,现在的实力大概也就三流顶尖。
在江湖上,三流武者,是最大众的一类人,比那些不入流的强出很多,却不入真正武者的眼,简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拿最差的二流武者来说,一位二流武者的身份地位就不是普通武者能相比的,在一些大门派中都是重要成员,在小门小派和江湖闲散武者的眼中,那就是长老一级的,至于更上层的一流武者,那绝对可称作高手,有开宗立派的资格,凡是一流武者,除了隐世不出,哪个不赫赫有名,成就一方。
最上的宗师一级,便不是许仙能所知的,不过,拥有二世记忆的他,不难想象,能达到宗师的武者,在他们眼中世间的荣华富贵如同过眼云烟,他们追求的是武道,是打破天地束缚,成仙成神的武道。
宗师距离太远,许仙还在为如何突破二流武者而奋斗,结合前世的记忆,他心中大致有了猜测:一是和别的武者切磋,挑战,在战斗中体悟,以期望得到突破,毫不客气的说,许仙现在的战斗经验几乎为零,他十年修炼下来,都能把仅会的两门剑法练成自己的本能,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就是没有达到二流武者,不是和此没有关联。
人人都说十年磨一剑,十年下来,武功没有得到极大提升的人少之又少,而许仙便是那少部分人之一。
许仙想到的第二个办法比较文静,全真教以《道德经》,《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孝敬》为主要经典,教人正心诚意,清静无为,而其武功多和三教经典有莫大的关系,若从三教经文中入手,研读参悟,说不定能从中得到感悟,使武功突破。
认真一对比,许仙始终觉得打打杀杀的不好,和全真教的宗旨背道而驰,反不如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看经文,再说,他始终觉着全真教的武功和别的门派有所不同,好比少林寺,一般在外闯荡的僧人很少,绝大多数都宅在寺院里参禅念佛,往往佛法越高,武功便越高,代表人为就是天龙中的神秘扫地僧。
拿shè雕和神雕中的全真七子比较,全真七子年轻时血气方刚,火气旺盛,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根本就没有一个道士应有的样子,虽说继承了王重阳的衣钵,可武功却不怎么样,后来全真七子在终南山上清修,武功才突飞猛进,真正成为一流高手。
不说全真七子,周伯通的模板就在眼前挂着,能以《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而悟出天下至柔之拳空明拳,就可想象他有着多么丰厚的道家底蕴。
决定从此以后多看道佛儒三家经书的许仙,终于放下了一桩心事,又想起周伯通,已经好几年不见了,不知他过的好不好,想必正乐不思蜀吧。
许仙缅怀着。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