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闲情记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八章、《闲情记趣》 (第3/3页)

了方向!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一篇古文在心中流淌,这不是修习功法,不是体术,更不是斗战圣法。

    实际上它只是梅逸先生所著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的一段文字。

    梅逸先生名沈复,字三白,号梅逸,世人尊称其梅逸先生,乃是一代大儒。

    病书生曾说过,这篇古文虽不是任何功法,但却可以称之为观想之法,长期的研读揣摩之下,却能够助人掌握入微技巧。

    实际上,当儒家子弟的思想境界和武道修为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便可‘纸上谈兵’,这可不是嘲笑人的话,而是他们可以浩然之气为墨,儒家精神为笔,书写成的战诗、战词化字为实,形成强大的力量。

    甚至还有些杰出子弟能请来圣人意念降临,灭杀阴邪!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杨君惕闭上了双眼,以最为虔诚的心灵去默颂这篇古文,意念之中,这些文字像是有了生命,仿佛懂得变化的精灵,化作夏蚊,成群结队,而后这些蚊虫逐渐放大,他能够清晰的看到了它们的翅膀,四肢,甚至连身上的纹路都纤毫毕现。

    它们的叫声不再是嗡嗡作响,而是如同打雷般回响在脑海之中!

    这便是识物,这便是入微。真正全面的观察事物,将所有的细节无限放大,细致入微。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随着杨君惕以至诚之心的默颂,这些精灵般的文字又化作丛林,山峰,沟壑,虫鱼和鸟兽。他的精神畅游其中,念头是前所未有的清晰愉悦,安闲舒适。

    恍惚间,他看到两只蚂蚁在战斗,触角如刀,四肢如剑,它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清晰的显现在脑海之中。

    忽然间,一张血盆大口遮天蔽日,舌如神鞭将两只蚂蚁一吞而尽。

    “癞蛤蟆!”杨君惕知道关键时刻来临。

    或许每一个识物境的武者,只要怀着虔诚之心都能够运用此观想之法磨练入微技巧,但若想真正的完美掌控入微技巧,就必须战胜此癞蛤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