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始皇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始皇陵 (第2/3页)

陵建筑群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陵冢地宫高约七十六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两千五百多米,外城周长更是达到了六千三百多米。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乃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陪葬器物的地方。

    前不久,国家对陵冢地宫实施了一次高光谱遥感考古,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技术,基本探明了地宫面积约十八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三十米。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陵冢地宫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关于其中的‘穿三泉’之说,在考古界一直颇具争议。

    《汉旧书》中对皇陵陵冢地宫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入’之语,因此有人据此推测,陵冢地宫应该是位于地下水位之下。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在秦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水浸之害,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董教授刚刚说道这,坤元子忽然开口打断了他的话:“这倒未必,古代道家有一种利用yīn阳气场的变化来防范水浸之害的方法,此法不仅能使地宫不受地下yīn泉湿气所浸,而且还能借助地下水的流动,而使得地宫中的yīn阳之气保持平衡,甚为奇妙!”

    董教授听坤元子这么一说,不禁一怔:“依道长所说,难道这皇陵地宫还真有可能位于地下水位之下不成?”

    坤元子一笑:“古法奇妙,去便知!”

    一路说着,不知不觉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皇陵陵冢附近的那个盗洞旁。

    盗洞呈长方形,长约一点五米,宽近两米,呈45度角斜向下挖掘。罗子见状,皱着眉头对余飞低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