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8章 真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578章 真迹 (第1/3页)

    ()    第578章 真迹

    要想悄无痕迹地赶走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冷处理,让他觉得自己在公司里没有位置了,一个人若是突然空了下来,那种感觉是很难受的,老罗下手很快,很狠,立竿见影,被不知觉中孤立的副经理自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过半个月,趁这层窗户纸还没有被捅破,自己离开还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若是等捅破了,那可是要上了珠宝行业的黑名单了,他感谢老罗还来不及,自然聪明一点,自己走人了。

    骆天呢,自从在网路上开始留言之后,对公司的业绩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司堆积的待鉴定待修复的古董是越来越多,这一周几乎没有喘过气来,不过等古董积累得多了,就会发现,真品其实是很少的,绝大多数都是打了眼了,遇上了高仿,jīng品更是少之又少,这一周来,只有三件入得了骆天的法眼的。

    第一件是一套明初的《四书》,也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总称,这四书详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同时也记载了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的哲学思想。这部书同时也成了各朝代官方刻书的重点,各个朝代都有官刻本流传下来。

    这位客人带来的是明初的官刻本,采用的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印刷形式,有“活化石”之称,雕版印刷发展到明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明代的zhèng fǔ非常重视刊印,在各部门都设立了刻书,明早期的雕版印刷还带有元代的遗风,到了中期则完全脱离了元代的版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纸质更加细密,开始大量使用白绵纸,字体以宋体为主。

    这套《四书》是明初司礼监刊本,也称为是明内府刊本或者是叫明经厂刊本,司礼监是明朝的时候皇宫内一种非常奇特的建制,它始建于明朝的初年,明朝初年,太监识字被严格禁止,但明宣宗设置了太监学堂,鼓励太监识字。

    于是凡皇帝口述命令,例由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再交内阁撰拟诏谕并由六部校对颁发,其实是为了让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利。但自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以后,司礼监遂专掌机密,批阅章 奏,实权在内阁首辅之上,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二十四衙门之一。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

    司礼监职掌古今书籍、名画、册叶、手卷、笔、砚、墨、绫纱、绢布、纸剖,司礼监下属的经厂,完全是一个掌管刻书及书籍版片的专门机构。其规模随着司礼监权力的不断扩大而扩大。

    这一套《四书》,书体宽大,字大如钱,雕版的雕工十分jīng致。用纸用墨也都是非常讲究的,可以说这部书的雕版印刷以至让它成书,可以说是不惜工本的,处处体现这种皇家的气派,这套书的存世量是非常罕见的,价值自然不凡,骆天当时就给了一个三十万的价位。

    第二件骆天把玩时间较久的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青铜羊灯,铜羊灯雕作立角羊形,身体浑圆,四肢直立,昂首凝目,憨态可掬。羊背设计成可活动的灯盘,羊体中空用以储存油脂。汉代的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