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吓唬 (第2/3页)
是古人最早使用的文房用具了,古代研墨,就是磨这个东西了。”
“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最早记述制墨的方法。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一书卷十六《丹青》篇的《墨》章,对用油烟、松烟制墨的方法有详细的叙述。墨烟的原料包括桐油、菜油、豆油、猪油、和松木;其中以松木占十分之九,其余占十分之一。”
“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xìng的创造过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sè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这一方墨就是漱金墨。”
“制墨的配料各家不同,常常秘而不宣。通常包括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如丁香、紫草、秦皮、苏木、白檀、苏合香、珍珠等。各种配料有一千种以上。”骆天说道:“因为制墨各家配料不同,各个朝人也都有制墨名家,三国魏韦诞、南北朝张永、宋代张遇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唐徽州的李廷圭,李廷圭本姓奚,因为南唐后主制墨,赐李姓。李廷圭墨以松烟、珍珠、龙脑、白檀、鱼胶为原料,制成的墨坚如玉,宫中用来画眉毛。到明代李廷圭墨贵如珍宝。
“哦,那我这一方墨可是出于名家?”金成旭迫不及待地问道。
“假如出自于名家,那么我会建议伦特先生破一回例,假如不是,恐怕金先生就要失望了。”骆天现在已经知道这两人联合起来试自己,索xìng慢慢地磨,并不一次xìng把话说个明白,要多卖几个关子。
果然,金成旭急得要死:“那么是,还是不是?”
“这个嘛……”骆天不急不缓地说道:“青麟髓是明代徽州制墨家推出的品牌墨之一,最初由方于鲁开创,后世有不少仿它的,所以真假难辨。”
金成旭深吸了一口气:“那么我这一方墨是真的,还是假的?”
骆天心中早就有数,这个时候,装腔作势地拿起来闻了一下:“真正佳妙古墨必香而不艳,绝无刺激之奇烈暴xìng香味或恶臭味,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古sè古香,嗯,这个味道倒还不错,像是真的。”
像?金成旭急得直抓头:“这像是?”
“我看是真的无疑了。所有的名墨均在百年以上,无论原制时用何光泽装护,经过百年以上的时间后,其收藏之伤毁,展玩之磨损以及空气的侵蚀,其表面自然显呈一种古朴的颜sè,年代越久,颜sè越苍老混暗。若无古朴、混睹、苍老的情况,显然是以新充旧或以劣充优。你这一方墨工艺上对得上,在颜sè和味道上也对得上,这是真品无疑了。”
骆天轻轻地咳了一声:“这磨墨对于我们中国的古人来说也是很有讲究的,要用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至于加水,最先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磨墨要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浓稠为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