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5章 一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5章 一对 (第2/3页)

贾拉洛”,并穿插着钩针方纺织花纹,最受欢迎。还有颜sè鲜艳的草席、万那威居民jīng制的藤篮、碧瑶山民制造的银器及棉兰老的铜墙铁壁器都有负有盛名。

    看着游客在那里哄抢,骆天内心的失望却更盛了,就在骆天以为要空手回家的时候,突然扫到右方一家店铺内墙边放了一盏灯,青铜制,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整个青铜灯具笼罩在绿sè柔光之中,数字隐现――西汉的宫灯!

    宫灯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宫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宫灯作为我国手工业制作的特种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今天在一些豪华殿堂和住宅里仍能发现宫灯造型装饰。

    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了庆贺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宫灯”之名,由此而生。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

    在清代,宫灯由于珍贵竟然成为皇帝奖赏王公大臣的赐物。《清朝野史大观》有载:“定制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灯盏数对。”

    可是现在这种青铜宫灯并不是后来历史上延续下去的那种常规类型,后世皇宫内所用宫灯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六方宫灯,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做骨架,再镶上玻璃或纱绢的画屏而制成,有6个对你的面,分为上扇、下扇两层。上扇宽,六角有6根短立柱,上边雕有6个龙头或凤头,六角悬有彩sè穗坠,短立柱之间还镶着6块小画屏。下扇窄,有6根长立柱,立柱外侧都有镂空花牙,内侧镶着6块长方形画屏。

    还有一种叫花灯,花灯大部分也是用红木、紫檀木、花梨、楠木等贵重木材作框架,再镶上纱绢、玻璃而制成。花灯在制作上要求技艺更加全面、雕、镂、刻、画,缺一不可。其造型是在六方官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既保持了原有的特sè,又有实用价值。

    这一种西汉的青铜制宫灯却另有玄机,骆天扯了一下洪洛:“走吧,目标出现了。”

    洪洛被骆天扯到店里,此时老板正在接待其他的客人,骆天正好趁机研究一下这宫灯:“知道这个东西吧?”

    洪洛说道:“你知道的,我对西方的文物更有研究,对于中国太古怪的东西,我就不太了解了,不过,这个是青铜制,看朝代应该是西汉的。”

    “厉害!不了解也能说得这么准确。”骆天说道:“不过这一盏灯的玄机在于宫女的右袖管里,宫女的右臂和身躯相通,烟气可以通过右臂进入体内,烟灰则留在体内,以减少室内油烟的污染。值得注意的是持灯的宫女形象,她身穿广袖长衫,动作自然而优美地跪坐着,面目端庄清秀,头向前倾斜,目光专注,神情疲惫而小心翼翼,很贴近当时那个时代宫女的心境,制作这盏灯的人十分清楚宫内的环境。”

    “还有,灯盘可以转动,灯盘上的两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