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8章 商业修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48章 商业修复 (第1/3页)

    ()    第348章 商业修复

    总的来讲民国瓷器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般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现代化制作的痕迹明显。民国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窑厂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jīng准,干净利索,胎土细润,少有铁星。

    窑炉通常均已采用名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

    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sè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

    这件瓷瓶上的人物为香山五老,唐会昌五年,白居易等九位文人墨客在河南洛阳香山聚会宴游,被称为“香山九老”。宋至道年间,有九老集于京师。至和年间,又有五位退休后居住在睢阳(今商丘)的德、才、寿兼备的重臣,结成“五老会”,他们赋诗论文,优游宴乐。这五位老人分别是杜衍、王涣、毕世长、朱贯、冯平。老人们的诗词酬唱,引发了当时著名文人和官员欧阳修、晏殊、范仲淹、文彦博、司马光、苏轼、黄庭坚、苏辙等18人的奉和,一位画家还为他们绘制了全身像,世人称这五老为香山五老。

    骆天知道了这瓷器的特点,又知道上面人物图的组成部分,心下已经有了几分底,他先将碎片分好类,因为这瓷器原本就保管得好,所以并不像刚出土的文物一样有泥或水锈,无需单独清洗,这就节省了不少时间,骆天直接把碎片放在容器中,然后加入丙酮进行浸泡,大约二十分钟以后,就取了出来。

    换作其他人将将碎片与器物的关系用纸头描好,再剪下拼接成图,按各个碎片之间的关系做好记号,骆天直接跳过了这一步骤,而是直接找出碎片接口有斜面的,因为首先要粘接的就是有斜面的碎片,在粘接的时候,骆天又小心留意有没有有些部位异物沉积而产生黑斑线,假如有,就需要特别清洗,这样才能减少缝里的sè差,粘接后的吻合面不会留下痕迹。

    还真让骆天找到一块,有一块碎片上有黑斑线,骆天拿着棉花条沾上84消毒液反复地敷在黑斑线上,将黑sè物质“钓”出来,如此反复了半个小时,彻底地将那条黑斑线清除干净,再将每块残片及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用双氧水清洗擦净。等待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适合于陶瓷器的环氧树脂进行粘接。

    就这样,骆天花上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奖碎片粘接成功,骆天不知道的是,他的速度是十二个人当中最快的,不过修复工作并没有完,接下来要检查粘接成功的瓷瓶上有没有需要补缺的。

    如果遇上有缺口需补缺的。就要用瓷粉、石膏粉或者家用祛污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