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3章 玉器修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43章 玉器修复 (第2/3页)

整,骆天迅速记下所有的内容,这上面记录了元代以前纺织物加工工艺,还有瓷器的修复,比起现代的技术,它们更返璞归真,更能保整古玩的完整xìng,而纺织物的加工工艺更有用,要修复一件汉代的服饰,除了清洁这外,还要弄清楚那个年代这件服饰的加工工艺,这样才能将漏洞修补上,可惜不少加工工艺都已经失传,想要用一模一样的加工工艺进行修复,很难,所以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不少经复原的古织物,都是采用相似的纹路,并不是一模一样,完整地修复,这实在是憾事一件。

    骆天已经将所有手记上的内容记在脑子里,根据相关记载,文物的修复、仿古业出现在chūn秋时期,在《吕氏chūn秋》、《韩非子说林》中都有记载有赝鼎的故事,至唐代已出现临摹前人字画等伪作之事,到北宋时期已极为盛行,尤以仿造青铜器繁多,多以商、周真器作模式,器型、纹饰仿得相当逼真。

    元代以后,由于连年战争,仿制处于低cháo,作工也比宋代低劣。但出现了民间专业仿古作坊,杭州的姜娘子、平江路(苏州)的王吉等民间作坊仿制古铜器颇有名气。明代仿制也不如宋代,民间作坊主要在江南,仿器多按宋代编者的>仿制,并仿制一些汉代规矩铜镜和唐代的海兽葡萄镜等器,制工粗糙。但明代宣德年间所铸的仿古炉,又称宣德炉,它的式样颇多,非常jīng美,独具一格,并且以嘉兴张鸣岐等人仿制的古代铜炉知名一时。

    到清代更是百花齐放,几乎所有古代文物都有仿制,同时出现了一大批专业仿古高手,如běi jīng的范寿轩、赵允中、王尽臣、李玉彬、李坟堂、胡迁贞、潘承霖、王海等,济南的胡麻子、胡世昌,并逐渐形成了四大派别,古董商称其为:běi jīng派、苏州派、潍坊派、西安派。

    běi jīng派:由清宫造办处的“歪嘴于”(称为清宫艺人八怪之一),辛亥革命时期出宫在清宫附近从事古器修复为生,并收有七个弟子,如张文普、贡茂林、张书林、王德山、等他们在抗战时期各自教出的部分徒弟,解放以后并进入了博物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文物修复人员。

    苏州派:苏州自明、清就已成了仿古作业的基地,清末民国年间、以周梅谷、刘俊卿、蒋圣宝、骆奇月、金润生等仿古的铜器名匠名扬海内外,为今“南派”代表,现在文物修复界以南京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等为“南派”之源。

    潍坊派:主在形成于清代的乾隆、嘉庆时期,清末民国颇具规模。

    西安派:西安是仿古作伪的地区,在具器物上伪刻铭纹便始于西安,主要仿造度量衡器,有苏亿年、苏兆年兄弟和嶷眼张等著名工匠。

    看到这里会发现,作伪与修复息息相关,有时候在无法完成修复之时,为了重现古玩的本来面目,文物局的相关技术人员会进行仿作,还原文物本来面目,其中自有度。

    文物修复工作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除文物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标本的残缺部分,其目的是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防止附着有害物继续危害文物藏品。

    并且文物修复要根据历史的真实,不能凭主观想象改动原物面貌,复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