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2章 重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32章 重量 (第3/3页)

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市钱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骆天听得连连点头,古玉平不愧是古钱币的专家,术业有专攻,他在古钱币方面的造诣放在国内,绝对排得上前三,很久以后,古玉平曾问过骆天一个问题,两人假如在古钱币上比拼,谁会赢?骆天只是摇头不语,古玉平于是长叹一口气,说了六个字:“既生瑜,何生亮。”

    “好,谁能告诉我这枚三孔布上的字体是什么?”古玉平的话音刚落,原本想为难他的那位学生立刻说道:“是大篆!”

    “不错,这一步又朝验证三孔布的真假上进了一步,现在我们要听声音。”古玉平一松手,三孔布掉在水泥地上:“同学,听到什么声音了?是哑音,还是清脆响亮的声音?”

    “哑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这个太容易区分了。

    “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

    古玉平突然把三孔布放到一位同学的鼻子下面:“闻一下,有没有很难闻的刺鼻的化学xìng怪味?”

    “没有。”那同学摇摇头:“我没有闻到。”

    “你的嗅觉没有问题,因为确实没有。”古玉平笑道:“综上因素,这一枚三孔布的确是真品,这位同学很不错,十分配合我的工作,这一枚三孔布来得正是时候。”

    大家都笑了起来,骆天也忍不住拍起手来,当起了领掌,教室里掌声一片,不少没有位置的学生都挤在教室的最后面,或是挤在前门后门那里,他们觉得挤得太值了,这一堂课程十分生动。

    “好了,现在我们成功地鉴定出来这一枚三孔布是正品无疑,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能真实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特征。”

    “老师,能够举个例子吗?”马上有学生叫道,今天太过瘾了。

    “好吧,就拿战国时期的刀布来说,因为刀布的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sè不对且易脱落。而且刀币在铸造时浇口在刀环上,布市的浇口在首端,出落后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状态,而造假者往往为了品相美观,将刀币、布币边缘磨光滑,实际上是画蛇添足,露出了破绽。”

    古玉平继续说下去:“我们再来会昌开元来说,因扬州已以昌字纪年,放不在再纪地,如发现背‘扬’字者,无论传世品还是出土品均应将其视为伪品。因北宋各代和清咸丰钱币版别最为复杂,也是造假者竞相仿制的对象,我们在rì常工作中应对它们的形制多加分析,掌握特征,以防上当受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