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学问 (第3/3页)
要对书籍资料进行记录,方便修复的时候进行检查和配页,第三步就是拟定具体的修复方法了,骆天,你对中医有了解吗?”朱静之突然将话题扯到中医上去了。
骆天一头雾水,摇摇头:“不太了解。”
“中医上有望闻问切,古书修复也和看病一样,也有望闻问切,望,指的是检查破损、污渍、纸张、绢帛等材质的的现有情况。闻:指的是通过气味判定,纸张的矾化程度、有无霉烂。问:指的是要询问书籍来历,如果书籍现在的持有者是长期居住南方则选用白芨作为浆糊,如果长期居住北方则选用面糊作为浆糊。客户不同的居住地域也决定了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而且要向书籍的持有者询问书籍的年代、版本、曾经印刷地域。”
朱静之叹了一口气:“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修复师傅对于古籍断代能力不高,所以询问下书籍持有者详细内容很必要。对于修复甚至是决定成败的,这是我看好你进行古玩修复的重要原因,对于你来说,古籍断代完全小菜一碟,是不是?”
这个,骆天笑了笑:“师父,你太高抬我了。”
“现在,可不是我一个人高抬你。”朱静之笑道:“你怎么和黄立德那老东西一样,该自信的时候就亮一手嘛!”
骆天只是笑,默不作声。
“好了,我继续说,切指的是修复师傅抚摸和检查书籍材质的保存状况。纸张的薄厚、是不是曾经有修复。”朱静之打住话头,从旁边的柜子里取出来两本书,一本是线装的,一本为册叶。
“线装和册叶接下来就要分别处理了,线装书需要拆线,册叶书则是要拆纸钉,然后接下来就是要拆包角,清洗书页,处理虫眼,有时候看具体情况进行托表或者点镶,这个我一会儿来演示,最后进行装订,制作书函,完成修复工作。”
朱静之带骆天来到一具机器旁边:“这是修书机器,可以提高修书效率,不过古玩藏家还是希望手工修复,所以用的机会并不多。”
朱静之讲完了,带着骆天来到修复的现场,这里,朱静之的徒弟,也可以说是员工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修复工作,骆天站在一边,牢牢地将步骤和一些细节记在脑子里面,丝毫不敢放松。看着骆天凝重的脸,朱静之悄悄地露出笑容,等现场观摩完毕,朱静之领着他进了内室,也就是上一次骆天拼莲花碗的地方,那地方正摆着一本已经散开的古籍。
“骆天,现在你就把这一本古籍重新粘合起来。”
骆天吓了一大跳:“现在?”
“对,现在。”朱静之肯定地说,他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逼出骆天的潜能来,朱静之走过去,将内室的门紧紧地关上:“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们品轩堂最大的秘密,那就是粘合的胶水配方。”
骆天激动地说道:“这怎么可以?”
配方是品轩堂最大的资本,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地让自己知晓??骆天连连摆手:“不可以,不可以!这一点,我绝对不能接受。”说完,骆天闭上眼睛,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看到骆天这样子,朱静之是又喜又急,他喜的是骆天果然是正人群子,品xìng良好,急的是自己拱手相让,骆天居然这么坚决地拒绝,这小子倔强起来和自己有得一拼,他叹了一口气:“好吧,我会等到你接受的那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