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年夜(上)】 (第2/3页)
快乐。”
莫凡的父亲、小叔都不是混场面的人,讲不出什么漂亮话,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便算是年夜饭的祝辞了。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只要心中喜乐,原也不在乎这些。
众人边吃边聊,说些家长里短、街谈巷议,尽捡有趣喜庆的事情来说。莫凡的奶奶、母亲、姑姑、小婶等人喝酒只是应景,一小杯喝完就不喝了。莫凡的爷爷年轻时酒量不错,现在上了年纪,便不再贪杯,喝了三小杯也不喝了。莫凡觉得有可能是爷爷怕奶奶、姑姑的念叨,喝酒本是高兴的事,若是耳根不清净,那还不如不喝。
莫延山见纪小颖一杯喝完,浑若无事一般,便又要给她添酒。纪小颖不经意似的看了莫凡一眼,莫凡小声对她说:“只要你不耍酒疯,能喝就喝吧,别好像我管着你一样。”纪小颖同样小声对他说:“我酒品好得很!你自己小心吧。”
两人在那咬耳朵,见者轻笑不语。莫闲却说了一句:“你们俩别倒粮票行不?”
莫凡听得又好气又好笑,说:“你见过粮票吗?”莫闲说:“怎么没见过,我爸收了一堆,全国各地的都有!”莫长霞开玩笑说:“你爸以前就是倒粮票的。”
莫延山说:“我要是有那个胆儿,现在早发达了。”莫长霞笑道:“你技校毕业那会,粮票都不用了吧。还想指望这个发财?”莫延山说:“我说的是魄力。那会我要是不进工厂,去东南沿海闯荡一番,现在没准就是老板了。可惜我胆子小啊,不敢走这一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粮票便已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那时国家开始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下海经商自是机会多多。很多人抓住这个机遇发达起来。当然,碰得头破血流的也不在少数。
沈成刚说:“过去的事就别感叹了。现在机会也不少啊。”莫延山笑道:“姐夫,听你这么说。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到时候可别忘了拉我一把。”沈成刚说:“我想开个汽车美容店。”他话音刚落,莫长霞就不悦道:“你能不能本分点,别想那些不靠谱的,跟你说了这事不行!”显然夫妻俩就此问题做过沟通,莫长霞是坚决反对的。
莫延山说:“姐,你那么激动干嘛?我觉得姐夫这想法挺好啊。现在秦州的私家车越来越多,时不时就堵车,都快赶上大城市了。店开起来,生意肯定不愁的。姐夫。我支持你,到时候我给你打工去。”
莫长霞说:“你光说倒是轻巧。你知道开个店要多少钱吗?他跟我说差不多要十万,我们俩到现在也没攒下这些钱。乐乐(沈悦乳名)眼看就要上大学了,难道让我借钱去给她交学费?”
莫延海说:“成刚既然说出来,肯定是认真考虑过的,怎么会不靠谱呢。”
莫长霞说:“大哥,做生意没有包赚不赔的,你说对吧?他又没当过老板,这跟在厂里上班可不一样。再说了。如果乐乐跟莫凡一样,已经工作自立了,那我也不去管他,爱折腾就折腾吧。可你知道。乐乐准备考到京城,学费加生活费,四年下来。我们攒下这点钱都不一定够呢。”
沈成刚说:“生意做起来,乐乐的学费还用愁吗?”莫长霞说:“你要是做不起来呢?这事你敢打包票吗?”沈成刚看着妻子。轻轻叹了口气。
莫平原瞪了莫长霞一眼,说:“大过年的。你嚷嚷什么,有事不能好好说么!”
莫长霞对父亲的话不敢反驳,但脸上的态度却是相当坚决。莫延山见姐姐这个样子,也不再说了,端起酒杯说:“来,大哥,姐夫,莫凡,咱们走一个。”
纪小颖也端了酒杯,“姑姑,我敬你一杯,你就喝饮料吧。”莫长霞端杯与她碰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颖,让你见笑了。”张桂红说:“小颖也不是外人,有什么见笑不见笑的。倒是你的脾气,这么多年也不改改。”莫延山接口道:“还不是让我姐夫给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