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新疆光复与离开 (第2/3页)
“也不全是吧,我所在的位面,文化的含义被极大的金钱化和世俗化了。一切向钱看,旅游讲究多招呼来购物者,多让他们花钱买纪念品才算好。而许多文物呢,却被紧锁在各个博物馆的仓库里,普通百姓一没没有时间二没没有条件去感受和学习。虽然我们对外宣传的时候,总是大打数字牌,什么国宝多少件了,文化璀璨啦等等,但是貌似那更像是高层的自娱自乐和自我陶醉,和真正的普通老百姓生活没什么关系。我更希望在这里,能够孕育发展出一种互动式的‘活’文化,在河南重新唤起唐宋遗风的那种品味与风气,让文化‘活’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类似倭寇后世的京都,可以看的到、摸的到、闻得到、感受的到!”
“真执行起来有些难,恐怕需要我们几十年的宣传、引导与努力。”刘少qi想到现在光复后河南的人口基数,民众平均受教育水平和需要提升的各方面要素,摇了摇头。
“一点点来吧,我们的汉文化被满清阉割的时间太长了,出现了断层。况且这个规划也不是定稿,如果最终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远,到时候再实事求是地做调整。那么最后剩下的,就是山东省的定位,这个比较好实现,利用青岛、威海、烟台、日照等沿海港口,等消灭完小鬼子海军,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业,充分利用小鬼子周边的几大渔场,和太平洋各地深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不过王凡,这里面的速冻技术、所需捕鱼船数量和你坚持的发展当日空运到达的庞大飞机数量,都需要巨额花费支撑,恐怕暂时只有你有能力,提供相应的船舶和飞机,靠向国外购买或自己研发制造,花费过巨和耗费时间太长了。”老mao对于改善基层民众生活,那是没有任何意见。
“捕鱼船和飞机交给我吧,咱们只需要抓紧培养足够的各类人才就行,特别是飞行员和船员。等以后社会稳定了,教育全覆盖,大量人才毕业,就可以再慢慢自己试着生产和制造了。”
“这点好办,我们炎黄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给我们一些时间,我相信一定能做到。”刘少qi点头道。
“咚咚咚~~”(门外敲门声)
“进来!”
“主席,各位领导,青海发来急电!”
“哦?怎么了?拿过来。”
“是!”
五分钟后。
“想不到盛世才自己先乱了阵脚,开始杀人了!”周恩lai感叹道。
“他这是绝望心境造成的多疑,害怕底下人投靠我们。只是这样一来,反而逼的他手下离心离德,提前树倒猢狲散了。”王凡分析道。
“那这个王培源(读者大大龙套角色),我们怎么对待,他掌握着哈密市,那是进军新疆的必经之路。”刘少qi问道。
“不就是想要个保证吗,后世他没什么恶名,应该算是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派人去接触一下。”老mao不在乎的说道。
“那谁去合适?”
“我去吧!”王凡自告奋勇。
“不行,太危险了!”老mao立刻拒绝道。
“哈哈,毛伯伯,有位面戒指在,没人能伤害的了我。而且我化身唐伟过去,路上顺便把进军新疆的公路也修了。本想明年开春在收复新疆的,这样估计要提前了。需要聂总和徐总他们做好准备。”
“你放心吧,六纵和七纵在青海和甘肃的高原适应性训练早就展开了,大部分士兵已经习惯高原生活和作战,估计进军新疆和西藏,应该不会出现大面积非战斗减员。”
“那就好!”
第二天下午,新疆哈密市卫戍司令部,盛世才自封的第3师师长王培源正满面愁容的看着作战地图。
“他龟儿子的!”看着看着,王培源骂道。王师长原是1934年跟着盛世才“起山”的部下,算得上忠心耿耿。那时候盛世才刚到新疆,表现的非常民主、进步和正义,制订颁布了许多新政策,赢得了不少民心。王培源就是那时候加入盛世才阵营的,并且在其和张培元、马仲英争夺新疆政权的战斗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