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拾三章 踏下心来建设东北1 (第2/3页)
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更被誉为“东方鲁尔工业区”。
至于此时因为是炎黄红党光复东北的1943年,虽然工业化程度没有达到1945年的水平和基数,但是仅仅现在的东北,如果不计算王凡带来的西北地区工业产值增加部分,东北三省则已经以炎黄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产了占全炎黄大陆49.4%的煤,87.7%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69%的硫酸,66%的水泥,95%的机械,并形成了庞大的人造石油、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尖端产业集群,当然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所有这些工厂的占有者和经营者均是倭寇政府或倭寇国民,跟炎黄百姓那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历史上淮海战役结束后,有句名言被广为传诵“淮海战役是独轮小推车推出来的。”其实它的真正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原话)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推出来的。只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主位面历史上在东北和新疆解放后,苏联人掺和进来了,并且插手了东北管理相当长的时间和引发了诸多事情,所以谈及大连这些地方均比较敏感,因而话语都被后人刻意的简化了。
此时长春市的工厂集中地域,陈yun和王凡他们正在这里实地调研,此前他们已经先去过沈阳勘察实地情况,明晰了那里的具有相当水平的工业化情况。
“想不到东北这里工业化程度这么高,竟然高压电网成片,铁路线成网!”陈yun笑着感慨道,“王凡,如果没有你,西北不发生那样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到这里恐怕就是土包子进城,眼睛看不过来喽~~”
“呵呵,陈叔叔,倭寇占领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后,可是打算永久占领此地,把这里当做自己国家本土看待和建设的,因而投入了相当多的心力去思考和规划,仅考虑计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底子的话,东北这里是胜过倭寇本土川崎和广岛的。不过我需要特别阐明两点......”王凡说道后面,声音有些沙哑和低沉。
“哪两点?”陈yun诧异道。
“第一,东三省的建设也许规划和设备是倭寇人做的或从本土运来的,但是真正建设这个地区的却是大批炎黄劳工,倭寇为了赶工期抢时间,可谓将炎黄劳工压榨到了极限,大量不知道姓名的炎黄普通劳工累死在这里,无处伸冤,只得默默地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再也无法被后人鸣雪这段冤情。伪满这里的现代化是这些炎黄劳工的血汗和生命换来了的;第二,在主位面历史上,苏联人最后搬走了东三省绝大多数的工厂、矿山、电站等各类设备物资,仅仅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这7个月的时间里,东北开往苏联的火车日夜不停,像搬运规模宏大的鞍钢就用来了整整40天,发运铁路货车达到60列,而在1945年11月15日前,仅沈阳每天就有200辆货车开往苏联,最后更是连长春市政府的办公家具、门窗都不放过,苏联人他们掳走了占东北总数75%的机车和93%的货车,只留给当时炎黄民族一个90%工厂成为空壳的烂摊子。”王凡愤恨的说道。
“所以你一直对苏联很反感。”陈yun听后点了点头道。
“至少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