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纪录片的波澜 (第2/3页)
白音出现,屏幕底下也从下往上冒出了一行行字幕:
1943年2月21日,倭寇与法国签订《共同防御广州湾协议》,广州湾(广东湛江市前身,当时为法国租借地)被倭寇占领。自一九三八年炎黄与倭寇的战争爆发后,炎黄沿海的南京、上海、广州、海南、香港等港口城市相继沦陷,海上交通基本被切断,广州湾成了当时炎黄唯一可以自由通商的港口,而广州湾到广西柳州的公路已经成为沟通内地和海外,转运其所需物资的重要通道,广州湾也因此一跃成为出入炎黄的商业重镇和航运中心,仅航驶香港一线千吨以上的轮船就有二十多艘,并造就了许爱周等一代船王。
据当地老者回忆,由于各地游资汹涌而至广州湾,各类大酒楼、洋行、银号、百货、杂贷、金铺、剧院、舞场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商业蓬勃繁荣。广州湾商业鼎盛时期,仅短短几百米的中兴街有名有号的店铺就有一百六十一家,故有第二香港之称。
这是一段平淡的叙述文字,熟知民国历史的甘厚山非常了解,但是如果这段旁白,再配以当时真实的影像,形成的历史厚重感与画面冲击力则是难以想象的,当屏幕中广州湾的一幕幕呈现出来,各种商店的幌子、伙计和店面清楚无误的展现出来,黄包车的川流不息,商人们的你来我往,民国百姓的走街串巷,好像时间倒流,名叫历史的老人耐不住寂寞,将过去的录像一点点的放给你看,陌生中带着亲切,亲近中隔着距离,有一种东西通过画面传递出来,引发血脉的共鸣,告诉你,对!那就是你过去曾经的故土,它就在那里,你在或者不在,它就在那里,你知道或者不知道,它就在那里!
时间飞逝,长达一个小时的记录片很快就放完了,看到画面最后出现的:待续,每天上传一集。让甘编辑的心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这绝对是没有公布过的历史资料,真棒,带入感太强了!我要好好想想办法,把它推荐出去!”
第二天,带着连夜想的创意,甘厚山找到了自己的上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上司在同样观看了一遍第一集纪录片后,批准了甘厚山的建议,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当天晚上,网站高峰时段,在主页靠下的位置,打出了这样一幅宣传语“冯导演的新片?《1942》后再现《1943》?”
许多人看到冯导演三个字,下意识的想到了某人,于是本能的点击了视频链接,看到开场后发现不是电影的情节,而是纪录片的开场后,不禁想破口大骂,但是刚刚想点击关闭按钮,结果被制作精良的背景音乐和旁白,以及马上出现的高分辨率民国图像吸引住了,10个人中有5个人停下了手指,安安静静的看完了全片。
不久,网站上的留言区和各军事历史论坛里出现了许多帖子。
“真实版茶馆,我所看到过最真实的民国影像!”
“史上最好的伪纪录片!”
至于为什么说他是伪纪录片,是因为有人提出,制作者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那就是分辨率太高了,如果是真实的纪录片,当时的设备应该达不到如此的清晰度,应该画面模糊有曝光白点,但是这里的画面感觉已经赶上了普通dvd的效果,一看就是假的。但是也有观者表达不同意见,比如某军事历史论坛是这么写的:
“大家说说,《1943:我们丢失的岁月》到底是真的纪录片还是假的?”
“一看就是假的,画面太清晰了!”
“不对,你们仔细看看,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