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王凡的一五计划 (第3/3页)
咱们,肯定有着落了,还差住行,先说行,交通有了今年的1万公里铁路,再加上挤挤时间,用内核再复制制造一些,应该够用,不过还需要买些大小船舶,说道这里也难怪人家台湾底子好,除了运去了大量的黄金文物,秃头党把能运过去的设备、仪器、轮船、交通工具、人才等等都运走了,等于是把沿海十几个省市的精华集中到了台湾一地,再加上以后星条旗共和国的大批物资设备援助,台湾再发展不起来,也实在说不过去了!”王凡将雅迪打印的资料翻了翻,拍了拍后点评道。
“不过我需要提醒你一下,历史上红党进行的三年调整也好,一五计划也好,都是围绕着有工业底子的东北为中心开始干的,现在你的计划却是从西北起家了!”雅迪突然说道。
“这个没办法,等反攻东北至少还需要半年,才能全部收复吧,而且东北的底子大体上是倭寇留下来的,小鬼子可很不地道,历史上国内如鞍山之类的东北工业基地,许多零配部件还要靠鬼子的原装,才能维持运转,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对应型号。从你收集的主位面资料可以看出,小鬼子早在预感到战败时,就已经规划了炎黄大陆无论是红党还是秃子当政,都会需要大量的购买倭寇工业产品,借此好得到大陆的各类原料!结果也确如小鬼子所料,尽管炎黄政府极不情愿,但是终究还是用各类原料矿产交换倭寇的工业产品。好在现在有我的支援,那些小鬼子的货色根本看不上,咱们从零干起,再建炎黄工业脊梁,同时顺便合理调整一下工业布局。”王凡说道。
“如果没有你的话,红党恐怕只能依靠东三省,当时的东三省也确实地位特殊。先是解放战争刚开始,炎黄红党为了抢在秃头党前头,抢占东北,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不受秃头党党包围的战略基地,于1945年9月份定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从各解放区陆续抽调11万人的军队和2万名干部挺进东北。而且红党七大选出的77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被派往东北工作的就有21人。从后面的结果看,这步棋是走对了!”雅迪耐心的解释道。
“建国后的东北同样也极为受到重视,你看看,从1950年到1952年,在国家基建投资中东北所占比重均居各大区之首。1950年,国家对东北的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51.66%,1951年,东北占全国工业基建工作总量的40.3%。1952年,国家基建投资总额43.56亿元,东北为10.80亿元,也占到全国基建投资比重的24.8%。同时苏联援助炎黄的156项重点工程中,安排在东北地区的有58项,其中仅仅一个辽宁省,1950年苏联援建的50个重点项目,就有三分之一建在辽宁。”王凡接着说道。
“还有1950年初,东北局在关内招聘了4000多名各方面的技术人员输送到东北地区。在统筹分配高校毕业生时,中央对东北三省也重点照顾。仅1950年全国高校18000名毕业生中,就有半数被分配到了东北地区。在聘请苏联专家方面,东北也获优厚待遇。1950年苏联在华专家120人中,东北有92人。朝鲜战争爆发后,为建设北满工业基地,先后聘请的三批苏联设计组共42个小组中,有30个安排在东北地区。”雅迪又说道。
“投入这么多这么大,值得吗?”王凡看到一列列数字,不禁发言问道。
“看怎么算,从国家层面是利大于弊,从各个地区就不好说了,毕竟是其他地区用自身失血的代价,支援东北地区建设,客观上确实拖累了其他地区的发展。”雅迪斟酌的说道,“当然了,也有反哺的例子,大庆油田最明显,‘二五’期间,你的祖国石油勘探重点东移后,松辽石油勘探局率先发现了大庆油田,然后于1960年到1963年,在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此间大庆油田共生产原油万吨,占同年全国原油产量万吨的51.3%。1963年生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8%,对实现你祖国石油基本自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完成财政上缴10.6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给大庆油田投资总额的149%,除收回投资外,积累盈余资金3.5亿元。”听到王凡发问,雅迪答复道。
“明白了,不过关于布局规划,我倒是有个好主意!”王凡突然抿嘴笑道。
“好主意,是什么?”
“呵呵,你就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