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七章 马周其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七章 马周其人 (第2/3页)

条关于时政得失的策论,不就是被后人广为流传的《马周上太宗书》吗?

    貌似后世大拿对此篇文章评价很高哩,就连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毛太祖都曾评价到:“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

    如此评价,可想而知,马周这二十余条策略之真正价值所在了。

    常何进攻后,太宗皇帝取阅观之,到底是千古明君,一眼就看出了这二十余条策论的价值所在,而且直言不讳地指出,此文不是常何这般武将所能写出。常何为人老实,自然不敢欺瞒,将马周代笔之事一一讲了出来,更是向太宗皇帝提及马周如何如何命运多舛,时运不济,却有如何如何有才。太宗皇帝闻之欣喜,立马遣人去招马周进宫。

    而马周这厮也是够傲,因为竟然拒绝了太宗皇帝的求贤令,言称自己就想平平凡凡赚点养家钱买酒钱。这就更加激起了太宗皇帝的兴趣,恃才方能傲物,有点意思。行,你丫拒绝,我再请,连番请了四次,遣人送了四次求贤令,才将马周请进了宫。

    就连当时朝廷中都有官员留下打油诗为凭,说什么,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今有皇帝四召马周皆被拒。

    进宫之后,太宗皇帝屏退所有人,只邀马周一人相谈,问询那篇二十余条策论该如何具体实施。马周也不含糊,对答如流,分析独到,深得太宗喜爱。出来之后,皇帝将马周先调入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一年后升其为监察御史,贞观十二年迁升中书舍人,贞观十八年迁升中书令,当上了大唐第一宰相。

    仅仅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官员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跨越的界限。从无到有,从一介布衣落魄举人,到大唐第一宰相,当为大唐政坛第一传奇人物啊!

    “秀秀,刚才马元举说他真叫马周来着?”

    突然,一路沉默只言片语都未曾说过的郭业突然开口,吓了吴秀秀一跳。

    不过她还是点头回道:“正是啊,他姓马名周,字元举,你是他朋友,连这个都不清楚,唉,真是不懂你们男人之间的事儿。”

    郭业尴尬一笑,说道:“呵呵,他可曾有说过,他除了元举这个字之外,还有其他的字吗?”

    吴秀秀闻言,再次白眼相加颇有媚态,轻吟出来道:“你这话倒是怪得很,一个人怎能有两个字?不过我倒是听嫂夫人提及过,元举这个字是他的启蒙恩师穆恭取得,就是当初咱们陇西县的穆师爷。而马大人的父亲在他出生之时也取过一个字,不过他父亲取那个字的本意是希望马大人能够蟾宫折桂枝。没想到他考上举人之后,就在科场上就一直郁郁不得志,再加上他父亲过世得及早,他心中有愧,所以前些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