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五章、新闻发布 (第2/3页)
嫌疑人,使其交代罪行的重要阶段。
“应该指出的是,这一阶段三名重大犯罪嫌疑人的防御体系虽然已经崩溃,但是畏罪心理和侥幸心理并未彻底消除,它仍然会使一部分犯罪嫌疑人不能做到彻底交罪,后面又出现了多次反复。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供述的心理动因是因为接受规劝也好;还是情感供述、文饰供述、理屈词穷的供述或信任供述也罢,他们现在都对22号别墅灭门惨案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这很重要!”
新闻发布会之后,传來消息:由于种种原因,公安局报请刘海洋当副局长的事泡汤了,这是许多人沒有想到的。
那天,电话突然响了,很顽固,一直响,正在忙碌的支队长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接听。
“刘支队,有情绪啦!”
“嗯。”刘海洋莫名其妙,他听出是女记者柳雅致的声音:“什么事!”
“副局长啊,我刚刚听说!”
“噢……”刘海洋拉长声音笑道:“我当什么事呢,无所谓,我当jǐng察那天也沒想到能当上支队长,副局长就更不敢想,报不报,是局里的事,批不批是领导的事,我沒感到什么,张铁山他们有思想,有头脑,又都是接受过高等刑jǐng学院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素质比我高一大块,我领着他们干的这几年,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到支队长这一步,我知道在我已经到头了,我知足,往后,这个城市的刑事侦查应该交给他们了!”
电话那端柳雅致叹了口气:“会不会跟我有关!”
“怎么扯上了你!”
“听说你帮助我采访,市领导很不满意!”
“哦。”支队长一口否认:“沒有的事,别听别人瞎说!”
……………………
转眼就到了初chūn时节,好像经过了一场地震一样,主震之后又经过几场余震,滨江市经过漫长的等待和调整,市委书记灭门案渐渐尘埃落定。
月0rì一早,沉寂多时的《滨江都市报》突然再度火势起來,一时间,当rì的报纸上午就被抢购一空,颇有洛阳纸贵之势,在那一天的报纸上,头版头条刊登的是女记者柳雅致撰写的文章,整整一版,通栏标題是《为社会情绪异变把脉》。
总有一种真实令人关注。
女记者追踪市委书记灭门事件数月,在几乎采访了她所能采访的任何人!!jǐng方、程贵阳、吴荣贵、向左志和一些部门之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写出了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有观点,有关注,有痛楚。
在她新的文章中,用“把脉”一词(将老中医的医学术语用在分析社会身上似乎不太地道,当然也许恰如其分,当然她把的不是一般肚子里是否有喜或头疼脑热的脉),让人感到新鲜。
翻阅一下《现代汉语词典》我们知道,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一般每分钟脉搏次数是60-0次,感冒发烧或沉疴在身则会发生微妙或巨大变化。
这些年來,所见所闻天朝人,富裕倒是比一穷二白时候富裕了,脉象却是越來越紊乱复杂,出现这种脉象原因很多,如果说解放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如土改、四清、三反五反一直到“史无前例”的文-革是引起“人体”高烧不退,甚至把人彻底给烧糊涂了是社会病变直接诱因的话,那么,一夜之间国门洞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开放”政策则來得更为突然,手舞足蹈间一些农民富了又穷了,最终是官商子弟先钻空子,占尽先机,成为不容置疑的新富翁、新洋人、新贵族和新旧交替的时代宠儿。
这样说,绝无诽谤攻击改革开放政策之意,政策无疑是好政策,只是之前混乱了几十年,缺乏新政的经验和章法,用中医的话讲大概就是快慢、强弱、深浅与常规有异,即所谓浮、沉、迟、数异常之意,若是调理得当,自然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调理不当,人则jīng神萎靡,国则蹒跚如一盘散沙。
女记者在《为社会情绪异变把脉》中写道:
纵观整个事件,令人痛定思痛,剧烈的变革时期,个体与群体,两种脉络变化莫测,相互作用。
就在这一惊天命案发生之后,我们注意到《瞭望新闻周刊》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