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五章 、怒火中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六五章 、怒火中烧 (第2/3页)

去过,更没体验过,就连罗守道书记好像也没去过。

    在外界来,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对于华龙商厦公安机关是如何整治的,实际工作中,作为执法机关先锋队的公安局有时候会和检察院一起办案,这是滨江市的独特现象。一些拿不准的案件比如针对华龙商厦几大老板涉及黑社会xìng质犯罪问题,市委事先打招呼,公安局也会请检察院和法院的人来讨论,有时也会产生分歧。

    意见不统一,势必形成执法机关内部矛盾。

    打击还未结束,掣肘已经形成。

    公安局侦查的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也会被打回。

    这都正常。

    执法既然是件严肃的事情,就来不得半点儿戏,事事要讲究证据。但是,证据确凿,已经批捕的人员,个别人最后也会被检察院以各种借口退回,给程贵阳印象最深、最不正常的例子在他辞职前半年中比比皆是。

    由于公安机关报上来的材料,其中有几个犯罪嫌疑人的名字就这样刻在了他的心里。“水之恋”老板孙武(七哥)、“蓝鲸”老板黄老六(黄老八)就是这些难以根除的代表xìng人物。

    凡涉及到群众反响强烈的黑恶势力案子,公安局坚持要处理,但是检察机关如果不同意起诉,最后只好退回自己处理。此种措施在公安系统内外有各种声音。

    一是没完没了、不断地被退回要求“补充侦查”,一是“证据不足”,要求无条件放人,一次又一次造成公安机关自打耳光,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类似这样的案子现在也还不少。

    刑jǐng们怨声载道。

    市委书记的秘书怒火中烧。

    虽说这些事离他很远,他的工作xìng质却又经常接触这些问题。秘书工作有时候就跟打仗一个道理,为领导写讲话话,士气可鼓而不可泄。讲到公安检察法院,都是一笔带过,只报喜不报忧,这早已是规矩。

    不管谁当公安局长,对于刑事犯罪侦查与调查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一般来说,被抓进守所之后能平安无事回家的人虽然也有,查不出问题或者证据落实不了的也有,但那是少数。

    因为决定“批捕”一个犯罪嫌疑人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还有一系列严格程序。

    然而,即使如此,那些辛辛苦苦查办的案子,检察院批捕后却一再退回,成为事实上变相实现个别领导意图的掣肘工具,所有公安局大楼里人民jǐng察的心情和耐心会如何?

    自从那个挂一胸脯子军功章、盛夏还戴顶破帽子穿一件破棉袄的老人找过程贵阳后,那半年的经历对程贵阳这个市委书记秘书的工作和信心是个严峻考验。

    甚至可以说是打击。

    那位老军人的事,他最后也没有跟罗书记反映。

    因为他知道说也白说,罗书记的兴奋点不在这方面。他在“为人民服务”的幌子下,整天想的就是如何“办大事”捞钱、玩女人!

    老百姓?靠,屁也不算!

    同时,这不是“七哥”、“黄老八”之流和他们代理人的直接反扑,而是来自公、检、法内部的无声较量。

    这中间的情况似简单,实则深不可测,往往涉及各种极其复杂的人情关系。

    据程贵阳了解,有的市委常委对华龙商厦每年上交的巨额利税比较重,有的领导干脆就有自己的股份在其中,还有的对几个无恶不作的老板比较熟悉,他们就有了“先入为主”的法,认为华龙商厦不错,它的存在与发展,既是招商引资的需要,也是繁荣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他们往往不到隐藏在它背后的罪恶及深远危害。

    即使是到也说那仅仅是个案,反过来指责公安局长管理整治不力,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程贵阳为此曾多次感到无以言表的愤怒。

    “七哥”和“黄老八”两案最为明显和令人无法忍受,公安机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两大涉嫌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xìng质犯罪团伙主要成员数十人侦结转交检察院后,检察院却对公安局办案持一种怀疑态度,他们公开不敢讲,但是他们可以拖,说各种模棱两可的意见,包括证据取得不合法,刑讯逼供。

    那么其他人一听就明白他们的意思了。

    对于这一点,程贵阳感慨万端。

    愤怒都无以表达出内心世界的悲愤与苍凉。

    这也许就是早晨面对老人一家哭诉,有一种东西在心中搅得他无法刘斌工作的原因吧?能够让一家老小久久跪在市委大楼下要求主要领导给个“公道”的事,一定有重大冤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