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四六章 、新闻焦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四六章 、新闻焦虑 (第2/3页)

断电话,收线了。

    柳雅致气得抛了抛秀发,受了奇耻大辱一般,脸sè涨得通红。

    虽说抓到了程贵阳,负责此案的jǐng方好象仍然是一筹莫展,同《滨江都市报》一样陷入困境,忍受着新闻媒体的抱怨和各界人士的责难而毫不理会,他们似乎只对更高一层的领导负责。

    最近出现在电视新闻里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总是一张沮丧中透出强硬态度的脸,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而忍气吞声。

    柳雅致重新回到一脸无奈的枯坐状态中。

    这时,办公桌上的内部电话响了起来,从那短促的熟悉音阶,柳雅致不得不拿起话筒。总编桂梦乡的声音,要她立即前往总编室。

    昨天晚上,桂梦乡午夜前22时左右才离开报社回家休息。

    跟柳雅致有所区别的是,这位心情同样不佳的老总,饭后依然可以尽情欣赏cd影带或电视剧。在紧张和剌激中不知道何时女主人就放松了身心,可能是音响功能或习惯的缘故,到她酣然入睡前的几秒钟,高级的自动保护系统恰到好处地开始发挥作用,房间里图象声音渐渐地消失,不会再有任何声息。

    因此,每天在报社总编室里见到的桂梦乡总是神清气爽,少有失眠的黑眼窝。

    《滨江都市报》总编桂梦乡博士,7年前留学美国,在纽约州立大学新闻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到伦敦剑桥大学深造,在得到两个博士学位的同时,也深得西方新闻行业之三昧。

    学成后受聘美国《当今世界》华文报纸驻东南亚特派记者,并在那里与自己的第一位丈夫相遇,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报界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后来在香港一次采访中,已经第二次婚变的桂梦乡认识了应邀前往港方访问交流的谈仁平,谈当时是滨江市新闻出版管理局副局长兼《滨江都市报》名誉总编,谈局长很赏识桂梦乡的才华,刚好《滨江都市报》总编惨遭车祸,大脑严重受伤,无法继续任职,谈仁平极力推崇桂梦乡到滨江发展,接任《滨江都市报》总编职位。

    对于一心想离开伤心地的桂梦乡,同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大机遇。

    桂梦乡感谈局长知遇之恩,到滨江市实地考察后,回到东南亚便毅然辞去《当今世界》之职,孤身来到滨江市,接管了《滨江都市报》。

    报纸果然更有起sè,自桂梦乡起,这家已经名声大振的晚报便时时披露政界、司法、财政新闻和丑闻,曾受到一些机构的关注和抵-制,但在社会及舆论界却独树一帜,让同行刮目相。

    慢慢地,原来关注的目光渐渐地变得友善,抵-制她的机构也转变了态度,其中原因不一而足,当然对桂梦乡的办报方针又爱又怕,许多无奈,背地里有人称她们是滨江市的“焦点访谈”,不想得罪她们,毕竟大环境一天天在悄然改变。

    桂梦乡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非但没有让《滨江都市报》滑落,反而一跃成为强龙之首,与她带有成熟的西方新闻观与眼下身处其间的国情、省情、市情很好地结合产生的独特办报宗旨不无密切关系。

    她给《滨江都市报》定下的宗旨是:树立或毁坏人们的声誉。

    同时,她对记者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独特。为了得到有价值的所需新闻,鼓励下属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其中包括不道德但不违法的手段。

    而柳雅致在众多记者中,是最会使用各种手段的女记者。然而这次突发的市主要领导一家惨遭灭绝人xìng的枪杀凶案,偏偏这名佼佼者在这场“风暴”的第一波中毫无建树。

    桂梦乡望着走进她办公室的柳雅致,发现她没处落的眼神,知道她和自己一样,心情仍然陷在不快中,并无新的突破,于是不再忍心责难自己的得意属下。

    “坐吧,坐。”桂梦乡待柳雅致坐下后,平静地问:“怎么样?”

    柳雅致当然明白老总的意思,接过对方亲手递过来的巴西黑咖啡,呷了一小口后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