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三章 、地震风暴 (第2/3页)
莫不如此,无一不是上有人喊叫起来,冲向社会。友自发xìng参与或组织起来,为真相、为良知、为公正不断地声援、呼吁、行动。最后不得不将一些背后更加重要的人和事被动地拖出水面。
当然,人们谴责的那些宏大的命题都坚硬而真实地存在:司法不公、道德沦丧、寄生在制度上的邪恶……但是,让他感到烦恼和郁闷的是,就罗书记灭门案来讲,在案情真相没有弄清楚之前,或者在事实真相不可能弄清楚的情况下,选择赞扬赵小鬼儿或谴责被害者的立场,是否是正当的呢?
同时,友们也纷纷猜测是赵小鬼儿之外还有什么人干的,在正义之名下,这种几乎一边倒的言论至少带来了一个不良后果,那就是,本来扑朔迷离的案情正在上以“大侠”、“为民除害”为关键词传播,信息经过层层传播者心怀“正义”的加工,正在覆盖事情本身的复杂。
在许多人来,滨江市“灭门案”已经是“绿林好汉”的现实版本,已经是“天怒人怨”的最佳证词――如果被害者不是市委书记而是其他干部或有钱人呢?并不是完全没有这种可能。当社会对贪污**恨之入骨之时,其结果可能就是舆论引导“愤怒”覆盖真相,道德以伤害道德的方式被践行,会是怎样?
遗憾的是,这一切远不是尹洪光能够控制的。
另有一件事也破坏了他的心情。
现场会议结束后,他留下刘海洋,希望个别询问一下这个刑jǐng支队长他会上没有明说的“另一关系人”是谁,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发现了什么罪证。不料,刘海洋犹豫一下后说出的名字让他大吃一惊!
“怎么可能?”市长满眼狐疑地盯住刘海洋。
在他来,jǐng方怀疑那个“在案发现场”的原市委秘书程贵阳是毫无道理的,平时虽无多少了解,但他知道此人一直跟随在罗守道身边,忠心耿耿,从县里跟到市里,印象中是个文笔相当不错,做事有板有眼的人,何况十几年一直深受罗书记信任,虽说他辞职了,但跟罗书记一家的关系始终不错,经常去玩玩,要说他带去的那个陌生人有怀疑,情有可原,但他相信程贵阳绝对不会出问题。
刘海洋没有把反驳市长。他的话事实上也代表了他的想法。
不过,破案,容不得干扰和猜测。他之所以不反驳,一是出于对市长的尊重,二是职业道德,如果让他说话,他愿意证据确凿时再说。程贵阳毕竟是干了十几年的市委常务秘书(副局),从上到下,大家对其口碑和印象都是正面的。这样一个人物,尽管辞职了,但调查他牵一动百。
一直与他保持联系的刘国权,几次三番来电话说打不通罗本强的手机,请示怎么办。
罗本强有三部手机,号码也都知道,可是整整拨打了一个多小时,都关机。
“关机干什么?他想干什么?”尹洪光火了,作为滨江市公安局分管刑侦副局长,无论何时跟局里保持联系是工作需要,也是纪律要求,找不到人这还是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