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五章 、打黑行动 (第3/3页)
孟胜没有到过这里。
后又得知孟胜有一个老乡在北安,正准备去俄罗斯做生意,林忠又赶回北安,在一个住宅区里找到了孟胜昔rì的同学,jǐng察的到来,使正要出国经商的这个人既吃惊又害怕,他说自己与孟胜联系不多,近年来几乎没有来往。
经过进一步调查,证明这个人的话基本可信。
根据快餐店副经理左红军的交待,才弄清另一重要骨干成员孟胜的去向,气愤困惑的丁亮马不停蹄又带人火速追到青阳县孟胜老家。
飞速行驶的jǐng车中,他情绪烦躁,心中仿佛一团火。
现在细细地想一遍前晚行动前的事,没有任何疏忽之处,孟胜不可能听到任何风声。
丁亮的jǐng车停在孟胜父亲孟宝山宽敞漂亮的楼下。在那里,他们一无所获,孟胜的姥姥光说外孙子和媳妇前晚半夜就走了,下着雨,不让走不行,坐什么车走的,到哪去了,她不知道。问两个孩子,他们也是一问三不知,瞪着吃惊的大眼睛望丁亮等人。
呵呵……
最后好歹问出孟胜的父母在医院,丁亮就带人奔医院来了。
正是医院开早饭时间。
退休老干部孟宝山端着热腾腾的饭菜,笑呵呵地从食堂小门出来,一路跟熟悉的病人陪护家属点头打着招呼,上到三楼,走回老伴马玉琴的病房。
马老太太床边站着几个陌生人,正在向她询问什么。
见孟宝山他进来,马玉琴带着哭腔冲他喊道:“老头啊,你快来,咱胜子出事啦!”
“出啥事了?”孟宝山一惊,眨眨眼,疑惑地着老伴儿和丁亮他们,上前把手里的搪瓷盆放在病床柜上,扭头瞅瞅那几个穿便衣的不速之客,有些不相信:“你们是哪的?我儿子出什么事了?”
“jǐng察!”
丁亮说明身份,掏出证件给他。
孟宝山戴上老花镜,狐疑地把jǐng官证审视了半天,还给丁亮说:
“我老伴儿有病住院,你们有啥事跟我说,她什么也不知道。”
丁亮问:“你儿子这几天回来过吗?”
孟宝山思忖地着老伴儿,答道:“回来过呀,怎么啦?”
丁亮问:“什么时候走的?”
孟宝山瞪着眼睛问:“走?……我儿子在家呀,没走啊!”
见孟胜父亲那副不知情的样子,丁亮加重语气严肃地说:“我们刚从你家来,找你儿子是办公事,公事儿就是依法执行公务,他在家你就说在家,他走了,你就告诉我们他去哪了。不能隐瞒,更不能胡说。”
“我还要提醒你一句,我们现在是以刑jǐng的身份跟你问话,你听明白了吗?”
孟宝山摊开两手说:“他是在家呀!他走了?我哪知道他走了啊?这不,我和他妈都在医院呢!”
丁亮心急如焚,全县专案组的统一行动,其他各组都圆满完成任务,大获成功,唯独他负责的这一组,却跑了这个孟胜!
身为刑jǐng中队长,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回去怎么跟指挥部领导交差呢。
我考!!
但丁亮毕竟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jǐng长,心里一团火,表面上却仍然不急不躁。孟胜父母的样子,他相信也许他们真的不清楚自己儿子的去向和下落,他直截了当地问:“你儿子的手机号码是多少,这个总知道吧?”
孟宝山说:“手机号我当然知道,你记吧,9xxxxxxx7”
丁亮掏出手机迅速按了这个号码,对方关机。
他长长地吐了口闷气。
“tnnd!”
孟宝山问道:“你们公安局找我儿子干啥?他到底犯啥事儿了?你们跟我说说,啊?”
孟胜的老妈马玉琴在他们身后抹着眼泪,这时也摇摇头说:“我儿子他到底犯了啥法呀?啊???你们说出来也让我们听听心里明白呀???是不是呀同志呀?”
在这么个特殊的环境下,面对的又是病床上的老人,丁亮和刑jǐng怕他们受剌激,人又不在,就尽量轻描淡写地说:
“也没什么大事,主要是别人的事,找他核实一点情况。”
一听不关自己儿子的事,孟宝山松了一口气,坐在马玉琴床边,摸摸饭盆,再摆弄摆弄桌上的暖水瓶,心里放心了不少。
但老伴儿马玉琴却仍然满腹狐疑,上下,左右……
一眼一眼打量这些陌生人……
呵呵,丁亮不动声sè地观察金父金母的表情,说:“你们真不知道孟胜去哪了?”
孟宝山敛去笑容不容置疑地点点头:“我也是个老党员,能跟你们说假话吗?”
丁亮问:“那好,请把你们的亲属家地址告诉我们,说的仔细点。好吗?”
孟宝山陷入沉思,自言自语地喃喃道:“亲属……”
“认真想想,所有的亲属,朋友。”
这句话,让老两口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手机铃骤响,丁亮摸出,是指挥部的,他向病房外走去,到走廊接听。
一听就是孙伟局长的声音,询问他抓到人没有?一个月前的一个晚上,下班后丁亮接到孙伟局长的电话,两分钟后丁亮走进局长宽敞的办公室,孙伟满面凝重地坐在办公桌后,同时在座的还有政委江永辉、副局长关生、刑jǐng大队长安心……
他坐下后,孙伟出人意外地让他把门关紧。丁亮预感到有重要的任务。
孙伟言简意赅地提出重案中队长顾全森的问题,交待了任务,强调要绝对保密,要随机应变,有什么情况及时直接向他和关生报告。
作为一个资深刑jǐng,丁亮办过许多大要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承担这种任务还是第一次。
尤其考虑到重案中队长顾全森又是自己的同事,大家平时关系也处得不错工,但事到如今,能够得到局长的信任,为工作局长给一个中队长直接打电话,在丁亮的记忆中也是第一次……
呵呵,中间隔着大队呢。
这个重案中队长顾全森跟工商局经济执法大队长苏军一样,具有相当高的智商,又有一张复杂的关系,他能够从自己手下的一名普通刑jǐng迅速恶xìng膨胀,成为跟自己平起平坐的中队长,而且主办重案,其人行事和头脑并非一般人!
并且藏匿至今,又当jǐng察又当“黑社会”,可见其绝非是一个等闲之辈。
秘密侦查的过程,就是一个斗智的过程,跟这个有着高智商的“带枪案犯”斗智,稍有差池,丢失生命事小,失去抓住顾全森黑社会罪案的时机,不能立功受奖,令他内心感到压得上不来气。
此时此刻,我考,丁亮心里真的感觉要崩溃了,感到沉甸甸的。
不用说,在小小的大山里的悬圃县,这些年来黑恶势力犯罪特别是苏军、顾全森这种人物,这样的黑社会组织犯罪一般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一个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
因此每办一个黑恶势力案件,都会得罪一批人。
后来丁亮在跟朋友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我们是国家执法人员,代表着国家的利益,贪生怕死,怕得罪人,就不能干刑jǐng。”
呵呵,嘴上是这么说,有时候心里却是一肚子感慨,尤其是当他抓人给跑了,没抓着的时候,可是这次要秘密侦查的既是熟人又是自己过去一个比较要好的下属,得罪人是无法避免的事,还要背上一个“出卖”战友的名声,这是丁亮感到万分痛苦的。
现在,人没抓到,肿么办哈???
那天下班铃响了很久,同事们都已离开,他还呆呆地坐在办公室里没挪窝,桌上的烟灰缸里堆着小山一样的烟蒂。
“嘀铃铃……”电话铃声把丁亮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你过来一下,”是局长的声音。丁亮振作起来,再次走进局长办公室。
局长从烟盒里弹出一支中华香烟,又“扑”一声用电子打火机亲自替他点燃。
丁亮惊得手足无措。
“小丁,压力大很正常,你告诉我句实话,作为一名**员,一名中层干部,你对此案有没有信心?”
丁亮抬起头,发现局长给他点燃烟,赶紧接过,拿在手上自己却没抽。
他声音不高,但字字有力:
“请局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走出公安局的大门,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悬圃县大街上车水马龙,作为东北老爷岭山区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县,正以蓬勃之势向前发展着各种转型产业。
呵呵,为了保证政治稳定和经济高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安宁、祥和”的治安环境。
他心想,任务不轻哈,以黑乱世,红黑交易,权钱联盟,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经济秩序,最终将动摇这个社会的安全基础。维护这个社会安定健康地发展,维护这个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一个执法人员,自己别无选择!
在整个追捕中,办案人员发现孟胜跟家人彻底断了联系,丁亮几次拨打他的手机不通,不久干脆就没有任何回音了。来要想从这方面打开突破口,希望已经不大。
在与孙伟电话中汇报了情况以后,孙伟让他们返回悬圃县。
七八天的追捕,两个小组人马返回时都显得又黑又瘦。
追捕小组跋山涉水,吃尽了千辛万苦,仍然没有找到孟胜的行踪。
另一组办案人员在市内寻找,希望可能查出一点孟胜的蛛丝蚂迹。尽管他们知道孟胜继续藏匿在本市的可能xìng几乎为零,但侦查工作有时就如同大海捞针,任何可能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都不可轻易放弃,他们坚持在孟胜家楼下“猫”了好多个夜晚,仍是没有结果。
他们又转而寻找熟悉孟胜的关系人。
大家在调查中,得知有一个知情人是孟胜的密友,而且此人活动能量大,又特别讲义气,孟胜最信任他。办案人员四处寻找这个知情人。
这个知情人是个行踪无定的人,他虽然有家但很少归家,找他十分困难。办案人员在他经常出没的酒楼、卡拉ok厅埋伏,不见踪影;又到他家门口夜伏,一夜一夜,一蹲就是一通宵,rì查夜伏了三四天,仍是不见其踪迹。
半个多月的追捕工作毫无进展,甚至没有找到孟胜的一点蛛丝蚂迹。
那么,孟胜到底逃到哪里,真的像一滴水一样挥发了吗?!
然而现在,孟胜被他抓跑了!
如何解释???
……
孟胜的脱逃使整个案件侦破工作变得十分复杂,一股无形的yīn影笼罩在指挥部领导和每一个办案人员的头上。
指挥部果断地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严密封锁消息,尤其不能让顾全森及其骨干知道;
二、组成追捕小组,查找孟胜的行踪;
三、集中全力突破顾全森,尽快拿下他的口供,查清孟胜、付美芳的下落;
四、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求得各方支持。
县委书记高文泰、县长程凡和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孙伟指示:
“不惜一切代价,无论孟胜逃到天涯海角,也要缉捕归案;省公安厅全力协助缉拿孟胜;市公安局向全市公安、武jǐng系统下达了协查孟胜的通报……
公安部向全国发布了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