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5章 (第2/3页)

候,对于优等生们来说,他们的前途大部分就在这个时候决定了。只有那些不处于金字塔尖的优等生才会去参加高考,不过这些人不出意外的话也将是高考的最终胜利者之一。因为自主招生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所以刘淼和刘焱都没有放松自己的复习进度。不过张垚和龙媛就已经在为国外大学录取开始准备资料了,两个人在国内的成绩和社会实践自然是无懈可击,尤其是张垚和龙媛分别是哈佛和耶鲁两所大学的校友后代,因此录取的时候更占优势。

    几个打算留学海外的学生的资料册在得到校方和教育部的证明函之后,然后交由美国驻华领事馆的公证之后发往各所大学。事实上,潭州一中这种国内排得上名号的高中,海外驻华领事馆的教育参赞都会过来拜访一二。人才争夺战可是从来没有平息过,尤其是华人素以吃苦耐劳且忠诚度高为名,再配合华人那号称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因而各所高中的尖端学霸都是各所海外大学争夺的对象。倒不是国内大学真的比海外大学差上许多,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国内大学重理论轻实践让很多国内大学生毕业之后压根没什么操作能力,不得不让雇佣单位花上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进行职前培训。此外就是有关大学的几个核心排名指定单位都是西方媒体,你能指望美国媒体将华夏的大学排在前列么?

    好在这个时空的亚洲几所高校都看出来这个阴谋,日本、华夏和韩国以及俄罗斯、东欧部分国家联合组成了“亚欧大学联盟”以及“亚欧大学能力研究分析中心”两个机构,这才帮助华夏的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捞回点位置来。目前国际公认的大学优秀程度按国别区分的话,美国自然是第一,华夏、英国、法国、德国是第二阵营,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北欧诸国、日本是第三阵营,俄罗斯和韩国是第四阵营……因此美国的常春藤盟校以及英国的罗素大学集团还是对国内学生颇有吸引力的。

    这个时空的华夏大学虽然没有所谓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但国内对大学还是有所区分的。“高职专科<民办大学及**学院<普通本科<重点本科”这个公式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华夏大学是公立大学领衔,和其他国家是私立大学领衔的状况是有很大区别的。

    早在上个世纪初,华夏开始工业化进程的时候,华夏教育界就提出了“新世纪高等教育计划”,导致当初有100所大学入选这个名单,于是这个名单也成了现在重点本科院校的基础名单。而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随着全球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华夏再度提出了“精英大学计划”。等于是从100所新世纪高等院校名单中再度择优选择30所大学,于是这30所大学就成了重点本科中的重点大学。

    当然,最顶尖的华夏大学还是这30所大学中排名前十的九所大学组成的“华夏九校联盟”,这几乎囊括了华夏最顶尖的大学。除了浙省大学因为某个特殊原因没有加入,而另组了“长江五校同盟”。无论是“华夏九校”还是“长江六校”,那都是“新世纪高等院校计划”名单和“精英大学计划”名单的成员。这两个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