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0章 (第3/3页)

姓名笔画为序,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你的文章是由谁评价,评价字数的多少和褒贬程度其实就暗示了你的预赛成绩。刘淼的《皇帝的新衣》看上去中规中矩地排在选集的中间,但是针对这篇短短童话的点评文章却有三篇,而且三篇的作者分别是江南省评委会正副三位主席,三位名声赫赫的学院派资深文人从立意、情节和创新三个方面对这篇童话推崇有加。只要不是傻瓜,所有人都能猜到这篇童话应该是这次征文大赛预赛阶段的冠军了。有了这个名号,刘淼在班上的名声忽然转好了许多。校领导和年级组长都是几次三番地约谈刘淼,希望他能在未来的省复赛里再创佳绩。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篇文章居然入了□□和教育部两位大佬的眼,他们赞誉这篇隽永的童话反讽了当下社会里的浮夸和吹捧。教育部长更是表示他会推动这篇童话进入初中生的语文教科书,这个消息被记者报道之后,刘淼立刻从一中红人成为了全国皆知的红人。在记者们的推波助澜下,很快大家也知道刘淼居然兴办了一个少年社的杂志出版机构。他们不仅发行校园文学文艺杂志《少年》和《花季雨季》;还发行着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漫画杂志《星期天》和《花样绮梦》。

    “当我们都在关注着崇光工作室的《纯小说》与宫雨翔的《歌颂者》和泉雪奈的《水泥森林》之间的战斗时,却没有注意到,在华夏的腹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早已布局在此。”公共电视网《文艺新视点》的记者报道,“甚至可以说,正是《少年》和《花季雨季》两本杂志给了昆仑及扬子江无穷的联想,促使他们驱使旗下当红作者参与到杂志制作和发行当中来。为我们国家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群读者提供专门的文艺文化食粮。尽管有人诟病他们是商业化小说,属于快餐文化。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点,如果没有这些快餐文化的出现,适合我们这群孩子的文化食粮又在哪里呢?除了文学文艺杂志之外,刘淼还出版者国内目前仅有的两本漫画杂志。漫画在日本和美国都已经是一种比较主流的文化,而在华夏却还是刚刚单身的新文化类型。不过随着《星期天》和《花样绮梦》的流行,扬子江和昆仑似乎也坐不住了。根据记者的调查显示,扬子江传媒将在年底推出一本针对青年男女的漫画杂志,名叫《漫画周刊》;而昆仑国际则将专门少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分别推出《飞跃漫画》和《娜娜》。因此对于国内还算少数的漫画迷们来说,一个属于你们的春天似乎即将到来。”

    “可惜啊,属于我们的冬天是来了。”张美清关掉了电视,对着刘淼说,“你家的赤子传播到底什么时候能有个雏形啊?如果等《漫画周刊》、《飞跃漫画》和《娜娜》三本杂志上市,我们少年社唯一的盈利大户就要面临极大危机了。现在《纯小说》还没上市,但是我们的《少年》和《花季雨季》就已经被《歌颂者》及《水泥森林》吞食掉三成的市场了。”

    “应该是六月左右会有初步成效。”刘淼说道,“几个连锁小超市已经搞定了。”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