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2/3页)
见旁人赞同了自己的意见,刘妈妈也露出鼓励的眼色,刘淼就将后世看到的晚会特点都提了出来。“那些绒布幕布都拆掉,如果非要做出舞台隔断效果的话,用一些金线串点红灯笼下来都更好看,舞台上场和下场的地方做成农家院门的感觉,让人有种去串门的感觉。舞台上那些干冰机和泡泡机全部拿走,太落伍了。最重要的是,舞台灯光不够。如果现在五支大灯不够的话,那就加到九支去。舞台太暗的话,观众就会觉得太压抑。现场你们或许感觉不出来,但是你们去监视器那里扫一眼,整个舞台弄得跟追悼会一样,这不给观众添堵么?我记得宝岛省和明珠市的电视台已经有人在用led背景墙了,你们能借到么?借不到就做电视墙,但是电视墙的效果就比led背景墙差太多了。此外道具组的师傅们可能要加班了,舞台的效果我们要做成冬去春来的效果,因此需要大量类似雪花、雪人、冰灯一样的道具;此外到了后半场我们就需要大量绿树鲜花的道具。而且随着冬去春来的舞台效果,我们的舞台的灯光也要从单一的白灯过渡到各色彩灯,并且节目单也要配合好。节目单有了么?给我看看?”
刘淼现在一副我是大导演的口气,开始安排起来。刘淼拿到节目单之后,将一些戏曲和语言类节目全部安排在了晚会的中段,用于填充节目时间。开场则是以大型歌舞为主,追求一个先声夺人的气势;终场的时候则将电视台请来的明星挨个派上场,一方面拉高收视率,另一方面也要给人曲终人未散的感觉。即便是戏曲节目,刘淼也选择只保留热闹的部分,那种咿咿呀呀的大唱段全部被刘淼砍了。别说刘淼糟蹋古典艺术,古典艺术是属于小众的,你放到大众晚会上来只会自己糟践自己。与其让演员表演得委屈,观众看得窝屈,还不如保留精华部分,大家彼此留个好印象。节目重新被刘淼安排之后,大家重新开始了彩排。
这次彩排之后,江南台的监制笑着说:“还别说,节目只是换了下顺序,然后其他基本没啥变化,但是我怎么觉得整台节目好看了许多?特别是最后,我都有点舍不得结束了呢。”
这个监制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一个负责审查的副台长对刘妈妈说,“张总啊,您这可是家学渊博啊。你不到两年就做成了全国一流的制作公司,连你儿子随便出点意见都能让我们这台晚会锦上添花,这可是太感谢你们了啊!明年如果星势力有什么好节目,我们江南台一定优秀购买。我还听说你们打算明年开始制作电视剧,据说你们还买下了西门吹雪的‘四季生死恋’系列的全套影视改编权,这可是太难得了!等你们开卖地方台的二轮播映权的时候,我们江南台一定要全力拿下。可惜那位西门老师太神秘了,一直不肯出让改编权啊。”
刘妈妈笑而不语,心想我儿子的小说当然是我先拿改编权咯。而且自己这边的剧本已经通过刘淼的审核了,开年就能制作了。但是刘淼坚持以《秋天的童话》为第一部的做法让刘妈妈有些奇怪,不过既然刘淼坚持就坚持吧。而且按照拍摄进度来说,也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