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攫取权力 (第2/3页)
代表大会决议的机构。它起初并没有设立总-书-记一职。十月革命成功后,党的中-央-机-关迅猛发展,1917年,中-央-委-员-会-书-记-处还不到30人,一年之后已经有602个工作人员了,这还不包括担任守卫和执行通信勤务的武装部队在内。到了1920年。中-央机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几千人,作为常设机构的书-记-处要正常工作,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领导人。
斯大林以他灵敏的嗅觉感到了这种需求。以及这种需求带来的机遇。中-央的官僚机构急剧膨胀,设立随意、分工混乱,权力的分配与制约关系也许只有经过长期的专门研究才能搞清楚。不过,不喜欢抽象理论的斯大林同志却很乐意花功夫去钻研这个复杂的课题。他同时在各种机构。尤其是工农检察院任职。使他可以清楚的洞察整个中央机构的运作机制。这个天生的权术家很快就认识到一个真理:打开**之门的钥匙,放在中-央-书-记-处的办公室里。
他清楚的知道:中-央-书-记-处能做的事情是很多的。他是中央权力机关,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与他们的执行机构之间的连接点,就像人的脖子一样连接头脑和他的身体。
在中-央-书-记-处的大门内,只要一个抽屉和一把钥匙,就可以够埋葬中央委员的任何一项决议,甚至是党的代表大会的决议。谁掌握了这个机关,谁就可以封锁住政-治-局或政-治-局委员的指示,同时又能通过中央机关。冒充中央的指示,改而贯彻自己个人的指示。
斯大林要把自己想法跟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商量了一下。之所以要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商量,是因为之前他已经选择了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组成对抗托诺茨基的‘三巨头‘同盟。
在政-治-局中,斯大林的排名是第五,前四名分别是列宁、托诺茨基、季诺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