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竭力劝说 (第3/3页)
回到家乡后,经过半个多月的勘察,蒋志清选中了溪口西北北三里的白岩山鱼鳞岙中段一块平地。这里不仅是一块上佳的“甲字**”,而且还是龙脉的所在,整个地形像一个弥勒佛,墓**就点在弥勒佛的肚脐眼上。
找到了风水宝地,蒋志清让人加紧修建墓地,每日亲去监督。建墓的事情定了,蒋志清的心也安了下来,时间也似乎多了起来,于是又给三岁夭折的弟弟筑坟立碑。此外,蒋志清又将溪口的三个小学合并,改建为“武岭初等小学”。
蒋志清在家乡忙碌之时,在广州筹备北伐的孙文也取得了进展。1921年10月,孙文终于说服非常国会通过了北伐议案,但尚在南宁的陈炯明拒不执行。
孙文通过电话怒气冲冲地对陈炯明说:“粤军返粤之目的,不在光复一省之土地,实负有澄清中国之大责。”
对此,陈炯明不以为然,又说了一番先定省宪,才能确立民治基础的大道理。又说并不反对北伐,只是现在兵疲将惫,囊空如洗,根本不可能远征北方。
孙文郑重表示:“我叫孙大炮,大道理我比你讲得好,你就别跟我说了。中国人如果能有联省自治的素质,那么辛亥革命我们都不用搞了。但那可能吗?中国到现在还不是一盘散沙吗?算了,不说这个了,还是说北伐吧。北伐是我的决心,一切由我负责。假如北伐取得胜利,我不会回两广;假如失败了,我无颜再回两广。因此,请你好好主持两广,我只求你不要阻止北伐,切实给北伐军接济粮饷军械。”
孙文把话说到此处,陈炯明也不好再行推托,只好承诺每月拨给军费五十万元。
孙文过的并不顺利,在家乡的蒋志清则继续沉浸在无尽的哀思之中。10月31日是他的生日,他没有吃早餐,同时在日记里写道:子女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为子女者不仅为自己的诞生喜悦,更应该纪念母亲的痛苦。为此我决心以后每个生日都不食早餐,算是对母亲的永远追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