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兵临城下 (第2/3页)
这就是铁血军的第一次战斗。不过是小小的接触,根本没有大战,因为在炮火中,火车仍然照开。这次战争辫子军败在北洋军对他倒戈相向。所以没有正式交手就败下阵来。
铁血军不费吹灰之力。一战而克廊房,再战而会师丰台,三战而兵临北京城下。
7月8日,辫子军奉到张勋的命令,全部退入北京内城,集中于天坛、紫禁城和南河 沿张宅三个地区。令步兵统领江朝宗派兵防守各城门,徐彦卓命令铁血军停止进攻,等待段祺瑞讨逆军的到来。
当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冯玉祥到达北京城外。第二日,在曹锟手下任第三师第六旅旅长的吴佩孚也到达了北京城外。
冯玉祥和吴佩孚两人曾在四川与护**作战时见过徐彦卓。现在两人又参加讨逆战争,再次与徐彦卓相见在北京城外。
徐彦卓向二人交接了防务,不等段祺瑞到来便带令铁血军撤出了战斗。
徐彦卓离开之后,冯玉祥和吴佩孚立刻率兵攻进了朝阳门。这一来北京城内可能爆发巷战,局势顿形紧张。
张勋眼见大势已去,不由得慌了手脚。他想仿李傕、郭汜的故智,纵火焚宫室,挟“幼主”出齐化门“西狩”热河。只是当他想起徐彦卓的警告之后,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
这时候北京各城门布满了半月形的沙袋,南池子张勋的宅门外架起了机关枪,市区的商店关门闭户,老百姓惶惶不安,因为他们恐怕辫兵重施民国2年洗劫南京的一幕。然而这一次张勋却很聪明,他知道北京的徐彦卓的厉害,所以辫子兵完全不似当年在南京那样烧杀劫掠,居然不妄取民间一草一木。
等到段祺瑞到来之后,讨逆军也并没有没有积极进攻北京。因为徐彦卓再次派袁锐向段祺瑞明确表示,坚决不能因为巷战而让北京这座古城毁于炮火。所以,段祺瑞打算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一切。
7月8日,段祺瑞派人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