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围攻国会 (第2/3页)
议在府学胡同段祺瑞的私邸举行。段祺瑞觉得局势很严重,总统和国会两关都不容易打通。
此时。傅良佐站了起来,大声地说:“没有大不了的事,总统不盖印。就驱逐总统!国会不通过,就解散国会!”
段祺瑞段考虑了一下,摇摇头道:“不行,徐公子还在北京。我们不能胡来。若是太出格了他是不会答应的!”
众人听段祺瑞提到了徐彦卓,都不言语了。
第二天,段祺瑞指使各督军策动各省人民团体,发表向政府请愿提早对德宣战的文电。
各省“人民团体”纷纷发出来这类的电报,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文章。只是这些督军作假也太不像了,有些上海“人民团体”的电报是从北京电报局发出来的,而从上海电报局发到北京来的,却是上海商会和各团体反对中国参战的电报。
5月6日。段祺瑞偕同各阁员到公府,请黎在拟就了的关于对德宣战案的咨交国会文上盖印。
黎元洪还是老话:“这个问题关系不小。我们应当多加考虑。”
段祺瑞默不发言,悻悻地不告而去。
黎元洪也不说一句话,把印盖好,将原件让人送到国务院。
黎元洪无力阻止段祺瑞,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国会上,他知道段祺瑞的外交方针在未提交国会之前首先取决于军事会议,并且指使督军团对国会采取表面联络而意在威胁的行动, 已经引起了国会方面的很大反感,看上去参战案有难于在国会通过的趋势。
5月7日,对德宣战案提交到国会。
5月8日,北京城忽然出现了“五族公民”、“陆海军人代表”这些光怪陆离的队伍,手持白布小旗,在象坊桥国会附近一带蠕蠕而动。
5 月10日下午,众议院举行全院委员会审查对德宣战案时,这些“公民团”从四面八方聚集有2000余人,看见议员走过, 就投以各种各色的“请愿书”和“警告”传单,议员如果拒不接受,就被他们拉下车来施以殴打,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