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0章 归化美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0章 归化美食 (第2/3页)

   “郭大哥,你难得来一次归化。走,我请客,咱们去会丰轩!”项天城满脸喜色,看得出来见到郭东辰他非常地高兴。

    “不好意思。项领房。鄙人已经在宴美园订好了位置为郭掌柜接风!”李顺廷在一旁插言道。

    项天城虽然对郭东辰有些怯,可并不代表对李顺廷会有什么好脸子,他一听李顺廷这话就不乐意了:“我说李大掌柜,你什么意思?寒碜我呢?是我这葫芦馆子不如你的大戏馆子?你去打听打听,我项天城是个小气人吗?不是我请不起大戏馆子,郭大哥来一趟归化不容易,我是想让他尝尝过油肉和头脑,你那大戏馆子里有这些吃食吗?”

    李顺廷也不气恼:“大戏馆子是吃不上过油肉和头脑。但有腰饭和海菜,再说了。还能边吃边听戏岂不更好!”

    “不行,我不同意!你要摆谱为什么不直接请小班馆子?”

    “项领房,这总有个先来后到吧?”

    ……

    徐彦卓在一旁听的好笑,他不知两人为什么争执,于是凑到段履庄跟前:“段掌柜,这葫芦馆子、大戏馆子和小班馆子都是什么呀?”

    听了段履庄的介绍,徐彦卓这才搞明白他们为何而争执。

    “小班馆子”是归化城最为高级的饭馆,之所以叫“小班馆子”,是因为有“小班”的歌女在里边给客人唱曲助兴。归化城最大的“小班馆子”是“锦福居”,全凭一冬天赚钱,有三个月的收入即够一年的开支,为了支应“过大年”不回去南方过年的茸客,春节期间也照常营业。仅次于“小班馆子”的饭馆是“大戏馆子”,在这里吃饭的当间就便可以看戏,各家字号间互相酬答、大老板们三年一回家时的饯别接风、新字号开业等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大戏馆子”中进行的。“葫芦馆子”因门前挂了一个木头葫芦而得名,次于“小班馆子”和“大戏馆子”,算是“二细馆子”。归化城最有名的“葫芦馆子”就是“会丰轩”,以“过油肉”、“头脑”和“鸳鸯火烧”而驰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