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二章 洛阳(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二章 洛阳(上) (第2/3页)

韦大怒,朝许褚吼道:“许胖子,你......”。

    “好了,都闭嘴”,李忠见两人又要吵起来,有些哭笑不得的呵斥道。

    “主公,周瑜大人请您回府,说是有事相商?”,这时从远处跑来一名铁卫,恭敬的朝李忠说道。

    李忠点点头道:“走吧,回去”。

    一行人逐渐消失在了大街上。

    洛阳(这里指的是皇宫)共十二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和津门,其北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蔡邕说:“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

    由各门引出的道路将洛阳分成若干区域,中为宫廷区,包括南宫和北宫。官署区位于南宫之左,东城耗门之内,在南宫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司徒府和和司空府,组成了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权贵居住区分布于上东门之内,如步广里、永和里等。

    太仓、武库在城西北角。东汉洛阳“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和金市。南市和马市都在城外,前者在南郊,后者在东郊,金市在城内,其位置在北宫的西南,南宫的西北”

    明帝永平五年于城东又设立了粟市,位于城外的三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由此又可以看出,在洛阳早期的布局设计中,金市是被规划在南宫之后,而官署区在正宫之前,符合前朝后市的布局。

    洛阳宫城基本位于都城中心,由南、北二宫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正义:“《舆地志》云秦时已有南北宫。”刘邦曾置酒南宫,刘秀幸却非殿而定都,后起前殿,明帝整修北宫。蔡质《汉典职仪》曰:“南宫至北宫,中央作大屋,复道,三道行,天子从中道,从官夹左右,十步一卫。两宫相去七里。”

    洛阳宫城早期“继承前代南北宫制度的传统,以南宫为主,北宫为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