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二章 勤王(一) (第2/3页)
员郑重其辞的说道,眼里充满了对董卓的厌恶之情,简直溢于言表。
“董公虽然有些跋扈,但是......”,蔡邕正想反驳,想他蔡邕以前不过是一大学士,董卓入京,他几天内连升三级,可谓是一步登天,董卓对他可谓是有知遇之恩,所以对于这人的话显然是有些不太赞同。
“蔡邕,你要明白你乃是大汉之臣,不是他董卓的臣子”,一名官员脸色阴沉道,显然对于蔡邕亲近董卓的言辞很是不满。
“王允,老夫自有计较,何须你来说”,蔡邕也是不悦道。
“哼”,王允冷哼一声,随即不在言语。
“两位大人都冷静一下,我们此来是为了救我大汉于水火之中,切不可意气用事啊”,一名官员见两人闹不到一块儿,随即劝解道。
蔡邕道:“我观此人虽然年少,但却是颇有心计,而且帐下文武皆为当世之英雄也。想要此人为我所用,恐怕有些难度啊”。
王允一听,又是一声冷哼,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等此次前来携有陛下圣旨,如果那李忠不尊旨的话,就是大逆不道之臣人人得而诛之”。
蔡邕一听,皱了皱眉头道:“王允,既然你这么有把握,何不当着李忠的面讲,难道你去袁绍,袁术哪里,还没有让你看清楚现在的行事吗?你这样做只怕是会激起李忠的反感,到时候恐怕你能不能完好的回到洛阳都是个问题”,蔡邕毫不犹豫的斥责了王允一番。
要知道王允以前就是拿着刘协的圣旨前往袁绍,袁术哪里,希望两人可以率军北上,进京勤王,但是由于他那傲慢的语气和性格,弄得他直接被扫地出门,最后更是成为某些个官员的笑柄。
现在都是诸侯割据一方,谁还听圣旨而行,就连那刘虞,刘焉等人都是抗旨不遵,何况他人。
只能说他是真正的傻到家了。
“子师兄也是有些心急,大人不要怪罪”,一名官员打着圆场道。
“你们说我们该如何做”,蔡邕这才看着众人问道。
几人闻言,均是低着头沉思着。
“我有一计,可以为之”,王允阴**。
“噢,子师兄请说”,一名官员道。
王允点点头道:“听说那李忠对其家人,尤其是对其妻子爱护有加,你说如果让公主殿下给李忠提起此事,他能坐视不管吗?而且那董卓最近更是每日逗留皇宫,夜宿龙床,甚至是.......”,王允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
“你是说利用公主殿下,让她请求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