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二十六章 粮食马匹(求收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二十六章 粮食马匹(求收藏) (第2/3页)

年后,情况有很大的变化,到东汉中叶,谷石贵达百余钱,竟亦称为“盛事”,值得史学家的赞扬。如顺帝时,第五访为张掖太守,“轻骑循行田亩,劝民耕农,其年谷石百钱。”由此可知,当时谷石百钱已是非常罕见的了,因此第五访才得到“循吏”的称号,可是,就是同一个张掖,在西汉中叶,粮价石百钱不仅得不到赞美。

    至于谷石价至二百、三百钱,在西汉时即已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说:岁比不登,京师谷石二百,边郡四百,关东五百,四方饥馑。”又《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云:元帝即位,……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谷价达到石二、三、四百,就已经是“四方饥馑”,“民多饿死”,可见西汉时粮价平价必在石二百钱以下。

    然而,从西汉末到整个东汉一代,就再也见不到谷石数百即已嫌其太贵的记载了。这时,一般要贵至石价一千钱以上,才会嫌其太贵,才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如《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纪》说:王莽时,雒阳以东,米石二千。……民饿死者十七八,人民相食。”

    《后汉书》卷七三《朱晖传》说: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

    又同上书卷五《安帝纪》注引伏侯《古今注》云:永初二年时州郡大饥,米石二千,人民相食,老弱相弃道路。”

    《后汉书》卷八八《虞诩传》注引《续汉书》说到,虞诩被任为武都郡守,才到郡时,由于前任吏治**,郡政混乱,民不聊生,以至“谷石千,盐石八千。”

    东汉时,如果遇见了谷石数百钱的价格,必定是大大丰收。

    综上所述,从文献中看,西汉一代,粮价石数十称其太贱,百余钱则称其太贵;东汉,石价数百钱已称其太贱,千钱以上才称其太贵。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西汉粮食的平价在石百钱上下,而东汉则上涨到数百钱了。上面引到的汉简所载石价百钱至百余钱的粮价,都是西汉时的平价。

    一斛粮食差不多有一百二十斤(先前好像写错了,写成了五十四斤,我道歉我认错,求原谅),按照这样的价格的话暂且将一斤定为三十钱,而一金等于一万钱,那么一匹马就可以获得差不多三斛,也就是三百六十斤。

    而一万匹战马则能够换取三十万斛粮草,按一个成年壮汉人平均一天消耗两斤粮食来算的话,够幽州军三十几万大军两三个月的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