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风雨飘摇的大汉朝 (第2/3页)
苦苦请求灵帝再让他任职一月,以便为国家除去奸恶,灵帝不许。于是宦官势力复盛,不久曹节又加领尚书令,权势更大。
光和三年九月,太尉段颍自杀身死。段颍(?—179),字纪明,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以举孝廉入仕,任宪陵园丞、阳陵令,迁辽东属国都尉,后拜议郎,在官甚有政绩。永寿二年(156),出任中郎将,大破东郭窦、公孙举起义,封为列侯。延熹二年(159),迁护羌校尉,大破烧当诸羌。斩首二千级,俘获万余人,后又出塞二千余里,连破诸羌,延熹四年,遭凉州刺史郭闳陷害,被收入狱。复任议郎、并州刺史等职。延熹六年,段颍再为护羌校尉,率兵进讨诸羌,辗转山谷,无日不战。至永康元年(167),终于将西羌平定。共斩首二万三千级,俘获人口数万,得牛马羊等牲畜八百万头,以功封都乡侯,食邑五百户。随后,率兵万余进讨东羌。建宁二年,又平定东羌,共经一百八十余战,斩首三万八千六百,获牛马牲畜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开销军费四十四亿,拜破羌将军,封新丰县,食邑万户。此后,段颍入朝,任侍中、执金吾、河南尹、司隶校尉等官,建宁四年(171),迁太尉,始为三公,光和二年(179),复为太尉。段颍为将英勇善战,与士卒同甘共苦,故能百战百胜,多有战功。但他为保全官位,阿附宦官甘为中常侍王甫党羽。光和二年,被司隶校尉阳球劾,与王甫一同下狱,畏罪自杀而死。
光和三年(179)十月,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尚书刘纳等谋诛宦官曹节等人。曹节闻讯,乃威吓、收卖陈球岳父程璜,尽得刘郃等人之谋。于是向灵这诬告刘郃等人与诸王交通,图谋不轨,灵帝大怒,将刘郃等人下狱处死。
光和三年(179)十月,阳球与司徒刘郃等人谋诛宦官事泄,下狱死。阳球(?—179),字方正,渔阳泉州(今天津武清西南)人。以举孝廉入仕,历任尚书侍郎、高唐令、九江太守、平原相、议郎、将作大匠、司隶校尉、卫尉等官。光和二年(179),任司隶校尉,劾奏宦官王甫、太尉段颍等人罪恶,王甫、段颍因此入狱死。为官清正,但性格急躁,严苛过度,以此免官。其年冬,下狱死。
光和三年(179)十月,陈球与司徒刘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