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姜子牙献策 (第3/3页)
,赶紧解释,“新兵招来只算预备兵,还要必须立下足够功绩才能转正成为精兵!预备兵自己准备兵器和粮食,由招募他们的老兵负责训练,他们没转正之前不算精兵,自然也就不用给招募他们的老兵升职。而如果他们立下足够功绩,则能转正为精兵,吃穿都有国家提供,也能自己招募精兵!这样一来,转正的精兵都是有功绩的,那么他们必定上过战场并且表现卓越!绝对能算上是精锐!”
“好像有些道理……”下面围观的人开始七嘴八舌地评论起来,我细细琢磨,好像这乞丐肚子里还是有些货,可是老兵这么带新兵好像比较累,虽然能升职,可是要带一帮新手上阵立功恐怕比较费力吧,和他们的收益好像不是怎么成比例。
比干仿佛和我心意相通一般,直接帮我问出了我心中的问题:“可是如此一来,老兵负担很重,虽然招来新兵是晋升的一大途径,可是却劳心劳力,此策怕是难以调动起老兵的积极性。”
那个乞丐般模样的家伙却是早有准备,又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大堆话,我听了半天才理解到,他的意思竟然是一旦新入伍的士兵转正成为精兵,在两年内其饷银的两成要归带他的老兵所有,其立下的功绩也要分出两成归老兵!这样一来老兵不但带了新兵可以升职,还在一定时间内有稳定收益,积极性必将大增!同时,老兵们为了提高自己奖金,肯定拼命去招募人手,招的人多了以后自然奖金也多,而他们以自己做榜样,其他人也容易被蛊惑来从军……
我总觉得这点子很是熟悉,想来想去,才恍然大悟——我干!这厮真是有才!竟然出了个军旅版的传销方法!
想通了这是变相的传销以后,受以前的定式思维影响,我很不看好此策,具体哪里不好却是说不出来。只是围观的人民群众们倒是围绕此策展开了辩论。
有人说这样做不好,理由是如此一来让人唯利是图,有伤风化……
有人说这样很好,理由是这样可以让国家不用去养新兵中的酒囊饭袋……
下面争得不可开交,那个猥琐的家伙却是一脸得意。
少师比干决定将此人带回听用,这一点我到是不觉得奇怪,只是最后宣布此人姓名的时候,让我大吃了一惊!
此人姓姜命尚,字子牙!他就是那个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我干!这分明是一个邋遢得不成人样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