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十三章 场外因素 (第3/3页)
姚平仲私下决定的,不是朝廷的意思。”然后说动宋钦宗罢免了李刚。并让个叫蔡懋的家伙来代替。
这个叫蔡懋的十分可笑,金兵打倒城下了,还严令宋军不许放箭投滚木擂石。听了这个命令,我差点以为这小是印度那位不抵抗运动的发起人甘地穿越来的。人家好歹也是没武器才不抵抗的,同时人家也是不合作,这位蔡懋比起来更胜一筹,挨打还不许还手,刀来脑袋迎过去。金国人应该给他发诺贝尔和平奖。
这帮畜牲在朝堂上得势。我这一仗地功劳就不用指望了。弄不好连部队都会被解散。太郁闷了。可能是因为宋钦宗又答应了一大笔赔款,金兵又吃了上次攻城的亏。这一阵战事平静了下来,整天就是宋金两国使节在往来扯皮。
貌似放了假,反正咱这支部队从香饽饽一下变成了无人理睬的可怜虫。打了胜仗立了功,还被所有人遗忘了似的。每天安排了训练后,便什么事也没有了。想一想。好久没回家了。虽说家里已经没了人,总比在军营里睡宿舍舒服的多。打道回府!咱回家睡大觉去!
刚刚梦见了个美女,还没等看清楚是嫦娥还是龙女,就被敲门声给惊醒了。谁呀?亲近的都知道我这一阵住军营,该不是哪个汉奸看我不顺眼来找我麻烦了吧?
开门一看,不认识!一个四五十岁地落魄男站在门口。衣衫褴褛但还算整齐干净,就是补丁多了点,要不是这男有股雅的气质,我差点把“要饭到别家,我这里不施舍!”给说出口。
“这位大人尊称可是苟思允苟大人?”那男绉绉的问道。可一不小心脸上漏出了市侩的气息。而且神色间有些俗气把一开始给我的雅气息败坏了一半。
“不错。我是苟思允。阁下是哪位?”我看着这人有些面熟。可想不起来从哪里见过。
“在下姓朱,原是钱塘县主簿。”那人一说。我才注意到他穿的衣服还真是件官服。姓朱的,钱塘人,难道是哪个贼里朱勉的族人?可这小也太穷了吧!朱勉可是富的很。何况就是真是朱勉的族人,这老小来找我干什么?
等等!看他这身人气质,莫非。。。对了,大宋这时代姓朱地除了朱勉还有没有出名地人呀?
是了。有一个。我试探的问道:“这位朱大人(这大人地称呼可是抬举他,罢了官的主薄算什么大人。)你可有什么儿侄的叫朱熹的?”
那姓朱的被我这莫名其妙的问题给问愣了,努力回想了下,才肯定的说道:“歙州老家是否有我不清楚,在下只有一女,名淑珍。几日前有幸得大人相助银两,今日朱某特来拜谢!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愿将小女送与大人府上!为奴为妾全由大人做主。”
呵呵!我想左了,我说我拿来的那么多名人缘嘛!不是哪个影响后世的理学家朱熹的家人呀!是前些天咱做好事碰到的小姑娘家呀!这当爹的,为了感谢我竟肯将女儿给卖了。太不承职了。再说,我刚把家人送走,你又弄个小姑娘来这不是给我添麻烦吗?
这,不太好吧!
(朱淑珍的资料不多,作者便胡编乱造了。大家权当哈哈一笑,不要认真。另外由于本书成绩不好,辐射决定加快进程尽快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