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给皇帝讲故事 (第3/3页)
徽宗听。心想,这下你对游牧民族的破坏性有了了解了吧。还不小心金兵入侵?
谁知这此宋徽宗打了个哈欠道:“这些国家真是笨。难道他们不知道把城墙修厚点就没事了吗?这故事不好听,讲别的吧。”
我靠!果然是亡国之君,真是特征明显到了极点。我都有些气羸了。心一横,拼了!干脆,我给你讲讲北宋南宋都是怎么灭亡的吧……
把名称都换成了西方的名字。我把北宋南宋如何的灭亡讲了一遍。然后心忐忑的等着宋徽宗的反应。
宋徽宗沉默了下。问我道:“照你这么说,这游牧民族如此厉害。那该如何对付?”我心一喜,有门,你赵老大总算是重视起来了。我半天的口水没白费。
我正色道:“陛下,我认为,对付骑射的最好办法还是骑射。但若条件不允许,还有其他办法可以对付,比如汉李凌帅五千步足依然能抵抗十余万匈奴大军。西方有个外号狮心王查理的国王,他的对手就是善于骑射的沙漠游牧民族。狮心王对付的办法和李凌相似,就是用长枪环绕部队外围防止骑兵冲锋,间是强弓手用弓箭射击敌人。由于在马上射箭无法携带太大的弓,所以射程会小于站在地面上功弩手射的箭。只要不被骑兵在没摆好阵势前冲进阵,击败骑兵就是必然的了。当然我朝的神臂弓更是合用,还有脚踏弩等都是对付骑兵的利器。还有一点,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掠夺。如果农耕民族能够让游牧民族掠夺的收获小于他的付出。游牧民族下一次掠夺就会犹豫小心。几次下来。游牧民族就会因为入不敷出而衰亡。匈奴就是这样被汉朝给拖垮的。很多小国也是用这招对付大国的。让大国觉得不合算,小国就赢了。”
宋徽宗哈哈大笑道:“你果然是没见识。对付野蛮人要行王者之道。仁者无敌。那些番外小国都是些藓痺之患。对他们要有我央大国的泱泱气度。要懂得以德报怨,以德服人,仁者无敌。那些小国自然会感受到我大宋的好处。踊跃归附了。哪能穷兵黩武,让别国认为我大宋无道呢。”
哼!我心里冷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你想的美,我可没听说你以德报怨了,那个国家就因此归顺你。日本不就是最好的例?难道日本受到国恩情还少了?可伤害国最深的不还是这个下流的岛国?二战后国没要日本的赔偿金,结果怎样?人家连侵略你都不承认了,改了教科书叫进入。更不要说不承认杀了你几千万人了。
至于那些举着王道大旗的各个故事背后,还不知是些什么血淋淋的事实呢。没有实力,你再王道也只有灭亡一途。今天我是白讲了。
算了,你是烂泥扶不上墙了,我也不指望历史能改变,北宋不灭亡了。得空我还是向南跑吧。便装作佩服的样道:“陛下圣明,为臣是万万不及的。”
接下来,我就净讲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了惹得宋徽宗哈哈大笑,心情愉快至极。临走时,竟然赏了我个承信郎的武职虚衔。完全不和规矩嘛!这我倒地算职还是武职呀?也就只有他这种昏君才能做出来这等事。按他的话是,给我方便见识下大宋的军威。
倒!此时的宋朝那里还有什么军威呀!分明是群废物点心。抵抗外辱不行,欺负百姓一个顶俩。不过好处是咱多了一项俸禄。日能宽裕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