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危急时刻援军至 (第2/3页)
我如何守的了这数十万大军围攻的邓城啊!”。
将佐闻言,连忙劝慰道:“将军,您先不要着急,我们总会有办法的!再说了,雍州的援军不是正往这赶的吗,说不定他们马上就到了!”。
于将军闻言不屑的笑了一下,道:“我昨天接到封将军的飞鸽传书,说他已经派两万大军来支援邓城来了。同时他也告诉我,有人数过千的数支北魏骑兵部队,经山间小路,穿插过邓城,正在骚扰雍州附近的各郡县。现在,你还认为那些都是步卒的援军,会那么轻易就能到达邓城吗?”。
将佐闻言垭口无言了。
于将军叹了一口气,叹道:“天要亡我们啊!”。
将佐闻言无语,低下了头,突然,他猛地抬起头,眼光明亮,急道:“将军,自交战以来,北胡攻击的始终是我们的正面,即邓城的北门,其他三个城门均未受到任何攻击,看此情景,北魏也只能攻击我邓城北门。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守卫其他城门的士兵在调集过来些?”。
“不行!”,于将军当即反对,“现在所有兵力都调往了北门,守卫各城门的士兵均不到一千,如果再调,万一北魏穿插到我们背后,趁机两面进攻,他们如何守的住?”。。
将佐赶紧道:“将军,如果不调,那我们这里就要守不住了!将军,邓城的地理您又不是不熟悉?您想啊,邓城四面环山,东西城门依山而建,城外道路地形复杂狭窄,根本就不利于攻城,可以说是一夫当当万夫莫开,可您怕那里会有诈,愣是往两门派了二千兄弟。这剩下的南北们形成一条通道,这过不了北门,谈何过南门啊?可宁还是怕南门也有事,也往那里派了一千兄弟。现在,剩下的兄弟都到北门来了,激战那么多时日,伤亡过半,现在连弓箭都没了,再不补充点兄弟,我们怎么守的住北门?”。
于将军闻言沉默了。
邓城西门外的树林了,静悄悄地肃立着两万大军。这两万大军身着南齐军服,个个人口衔枚马摘銮铃,树立在树林半个时辰,竟然连半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可叹军纪之严啊。李副将立在这两万大军前面,神色有些焦急,时不时地抬头往邓城方向看看,时不时地往后看看两万大军。
突然,脚步远处脚步沙沙的轻响,李副将一挥手,两万大军轻轻地静悄悄地蹲下身,几名斥候悄无声息的出去了。一会儿,那几个斥候会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同样服饰的斥候兵。李副将看到他们,脸上一喜,静等他们静悄悄地过来。
等他们悄悄地来到跟前,李压低声音问道:“情况怎么样?”。
斥候兵闻言压低声音,道:“将军,我们转遍了邓城周围。北胡兵力全都集中在邓城北面,正在全力进攻邓城北门,这边,没有任何敌人!”。
李副将闻言立刻松了一口气,小声道:“那就好,那就好,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赶紧进城,否则,一旦北胡军闻讯而至,我们可就麻烦大了!”。
“是!”,斥候们躬身答道。
于将军想了好久,最后,他终于开口道:“老赵,你去下令,在到各城门各调三百人过来。”。“是!”那将佐领命而去。“等等!”,于将军又叫住他。“将军!”,将佐回过身来。于将军道:“告诉各城门守军,要他们小心为要,一有情况,一定要他们鸣警讯示!”。“是,将军!”,将佐领命而去。
邓城西门外,李副将率领着两万大军迅疾奔向邓城。不料,还未道护城河边呢,西门的城楼上就是一阵锣鼓鸣响,守城的将士纷纷张弓拉箭对准他们。李副将在下面听的直想骂娘,这她奶奶地不是告诉敌人援军来了吗!
李副将单骑快奔,来道护城河边,朝着城门楼上大声叫喊道:“老子是雍州大将军府副将李复权,尊大军将令,从雍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