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4章印度攻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4章印度攻略 (第2/3页)

:即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是被印北共和国的革命输出最严重的省份。为了减轻自己压力,美国方面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致,连帮助社会主义阵营输出革命的事都做出来了。

    虽然印北共和国的那帮人在林汉的眼里全是“战五渣”。但是在他们和美国人的联手下,这两个城邦在这几年也是风云变幻。事变不断,不停地给英国人找些“小麻烦”。当地的农民和底层不断地得到了印北共和国的武器和人员的支持,不时地发生起义,打死当地地主甚至是土邦领主。

    好在印北共和国的人也是战五渣,中国方面在这事上并没有过多插手,加上英军弹压力得力。该地区就象是一块牛皮癣,虽然让英国人恶心无比,情况却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方。

    而有阿尔托利娅的存在,通过她和林汉的勾通,英国人也算了解到中方在这事上的态度。方才维持了当时那个“反美联盟”的继续存在。

    印北共和国的那帮废材,能力没有,胃口却不小,在建国后不久,就成天地往莫斯科和北京跑,寻求中苏两方的支持,除了向两家要钱要物当伸手党外,还妄想中苏两家出兵帮他们“统一印度”。

    当时本着建立“反美统一战线”的原则,中苏两家没有答应他们,后来美国中情局愿意当冤大头,掏钱向中方买枪帮印北共和国“输出革命”,中方才勉为其难地帮了对方一把,但程度也很有限。

    但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结束,美国筋疲力尽地缩回北美后,这个本就松垮无比的反美联盟,立刻就以最快的速度解体。

    首先动起坏脑子的,是苏联人。

    为了在南边给中国添个堵,好分散中国在远东的精力,斯大林对印北共和国的扩张行动突然热心起来,对印北共和国代表的请求,斯大林不再推托,开始点头。

    而中国方面,中方考虑到未来的南亚的次大陆的局势,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在这儿建立一个缓冲区以保证藏南地区的安全。

    印北共和国的建立就是保证藏南安全的大战略布局的一部分,但在上层看来和印度次大陆庞大的身躯相比,印北共和国还是太小太弱,如果能把“东北七姐妹”中余下的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也收入囊中,中方在藏南的压力就彻底解决了。当然,中方的底线也仅止于此。帮助印北共和国统一整个印度?有过越南猴子的教训后,中国方面是怎么也不会再冒这个风险的――历史上美越战争结束,日内瓦停战协议时,当时中国的态度其实是主张北越南越南北分治的。只是南越政权实在太渣,美军一走,就被北越政权一波流带走。

    知道了“未来”的这个教训后,在这事上中方也变得很谨慎起来。

    而这个时代,印北共和国虽然是战五渣,他们面对也不是后世越南人面对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军,而是陆地上战力不高的英军。

    1948年后,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这两地开始“多事”。

    从印北共和国边境不断渗透过来的印共游击队。不断地鼓动当地的平民造反,反抗地主,反抗土邦领主、反抗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

    这两个地区当地的人叫嚷着和印北共和国同文同种,要求脱离英联邦和印北共和国合并。

    英国人知道这事和中国有关,印北共和国和米佐拉姆邦都紧挨着中国的大理省――新中国把一年战争中占领的缅北地区命名为大理省。英国如果想强行用武力解决这里的问题,很容易就和印北共和国发生冲突。而和印北共和国发生冲突,弄不好就引来站在他们背后的中国甚至是苏联。

    此时的大英帝国,虽然在太平洋战争中付出不大的代价就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但是在心里面实在不想在短期再打一次战争了。

    不想战争,那就用谈判解决问题。

    所以1948年后,新中国一方面在和日本谈朝鲜问题,另一方面则和英国谈印度的东北七省问题。

    作为老牌帝国,世界的搅屎棍,英国的政治家们除了丘吉尔这个“英奸”外。大部分时候的眼光都是很毒辣的,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两个城邦已经无药可救,脱离大英帝国是迟早的事。

    关于这两个城邦的谈判,是在边打边谈中进行着。

    英国人很清楚,只要和印度东北七省有领土接壤的中国不停地往这里输血,这场战争就会是没完没了的无底洞,直到最后将大英国帝国本就不多的髓血耗尽。在私底下,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壮士断腕。抛弃这两个会带来无数麻烦的城邦。但怎么个抛弃法,这是一个技术性的大问题:因为一不小心。就变成联锁反应,让南亚次大陆的其他英国殖民地也有样学样地叫嚷着脱离宗主国独(蟹)立自治。

    这时候,中英双方都能有说上话的“高人”,暗些透露彼此谈判底限的存在就显得无比重要。

    在私下的谈判中,阿尔托利娅和林汉躺在一起,一边用身体贿赂林汉。一边告诉他英方的底限,表示英方可以答应放弃这两个城邦。但是她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印北共和国不能对印度次大陆的其地区提出任何要求。

    此外,她还林汉帮忙做另一件事。

    那件事就是要求在这两个城邦,林汉通过自己的关系,鼓励当地的农民和底层进行最激烈和激进的“极左式”革命。在英国人放充前,将这里的阶级激化到你死我活的地方――其实在向林汉提出这个要求时,英国方面的在这两个城邦的殖民地军队,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其具体的做法,大致和昔日在西孟加拉玩过的很类似,纵容当地土邦领主对造反的平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屠杀引发对方的同等报复,从而陷入一个不死不休的循环。

    阿尔托利娅就是要利用这种阶级严重对立最后变成阶级仇恨的情绪,将整个印度上层绑在大英帝国的战车上。借助他们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恐惧情绪,帮助大英帝国延长在这儿的统治地位。在林汉四个女儿中,阿尔托利娅可以说是继承了她身上最反(蟹)动的一面。

    林汉一边享受着阿尔托利娅的贿赂,一边叹息道: “民族主义思潮,正在全球兴起,旧殖民(蟹)主义已经正在崩溃中。你再怎么努力,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也不会维持太久的。”

    阿尔托利娅冷哼道:“多维持一年算一年。这样不也符合父亲大人您更大地肢解印度的意愿吗?这个位面的印度,即将脱离了大英国帝国,他也会破碎得更加严重的。”

    “可以答应你的条件,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记得将来在印度撑不住时,给锡克人也弄个国家。”

    锡克族是是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区,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个典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