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7章兰芳共和国成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7章兰芳共和国成立 (第2/3页)

是年青得吓人。象后来加入的王亚樵和戴雨农这样的人,已经是十分地罕有。

    林汉一直很想找个人坐上大龙头的位置好方便自己躲在后台遥控指挥,可是建国之时才发现,手下根本找不出一个威望、名气都足够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替代者”。他不想坐这个位置,可是左右手下包括一干学生在内,全部都一致推荐他上位,最后也只能很不情愿地被“黄袍加身”,登上主席台,过了一把“开国皇帝”的瘾。

    这个新成的兰芳共和国,以坤甸为首府。建国之初,拥有军队两万人,上百门大炮,二十辆坦克,四十余架飞机,总人口约一百六十万,其中华人,包括这段时间从各“移民”过来的华侨,以及来自祖国大陆的支援,达到一百三十万。而其国土是从荷属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上“挖出来”的,以坤甸为中心,辐射控制周围约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新成立的兰芳共和国和旧兰芳相比,暂时只包括了加里曼丹岛西部的一小角,和被荷兰人灭亡的兰芳国相比,无论位置还是面积都有很大的出入。至于文莱地区,此时这里还在英国人控制下,现在还是英属殖民地。

    兰芳共和国的建立,得到了日本人的“支持”,国土范围事前就和日本方面讨论好。林汉方面只占据加里曼丹岛西面的一角,余下的部分则全被日本人占领。

    当天,当坤甸前市政府前,新成立的兰芳共和国搞了一个简短的阅兵仪式。首先几千名解放军,肩上扛着英制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整齐地通过主席台,对着站在台上的林汉挥手致敬。

    随后是八辆来自中国支援二号坦克轰隆隆地驶过主席台,然后是拉着火炮的炮车。以及七拼八凑凑出来的骑兵步队等等。最大的重头戏,阅兵仪式后期时。还有二十架he112战斗机在头上呼啸飞过。

    比起那些大国玩的阅兵仪式,兰芳这个弹丸小国搞的阅兵仪式,让身为主角的林汉在参予过程中满嘴都不是滋味。当他举着手朝通过主席台的部队敬礼的时候,脑子里老回忆起穿越前在网上看到东南亚的那些“猴子小国”阅兵小家子气的场面,当年他还嘲讽了称之为“鼻屎国的阅兵”,但现在。他自己却成了这样的“鼻屎小国”的一国元首,也举行着类似的阅兵。

    兰芳共和国成立后,“元首”林汉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普遍议务兵役制,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国民主义”,要求兰芳地区所有适龄年青男女,只要身体许可,都必须接受军事训练。

    武器方面,新中国一口气向兰芳共和国支援了三万余条李恩菲尔德步枪――全是历年战争中从英国人手中的缴获。而汉娜方面同样也支援了七万多条李恩菲尔德。这当然是欧洲战争时的战利品。至于英制的布伦机枪和刘易机枪也有数百挺之多。英制武器都不属于中德两家装备主流,对于两家来说这些武器都是多余的,正好给林汉使用。

    不仅如此,新中国方面也将国内的那条英制步枪子弹的生产线转移到兰芳来。战争结束后,新中国正在统一武器弹药的口径,英制口径正在淘汰范围内。

    林汉拿到这批武器后,利用自己先前建立的基层组织,以及亲中国方面的帮助。很快就将这批步枪发放到基层的民兵组织手中。、

    新中国对兰芳共和国最大的支援,不是派出了上万名的解放军帮助建国和稳定当地的局势。而是派出了大批的干部,帮助林汉建立当地的基层组织。如今所谓兰芳人民解放军,正规军中有一半都是来自祖国大陆的“老兵”。林汉虽然为建国准备了十年,也暗中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兰芳共和国成立之初,仍然感到人材欠缺。全靠新中国派出的大批干部的支援。方才搭起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国家体系。

    就地区形势而言,这个新成立的兰芳共和国的国际形势属于似危实安。

    边上的邻居英、日两国都是死敌,若不是日本方面在李华梅的诱导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