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7章 赤色欧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7章 赤色欧洲 (第2/3页)

不在计划的“赤化”范围内,而是斯大林自己心中暗中策划的。

    土尔其和俄罗斯是百年世仇,其仇恨的历史时间长度,甚至远胜中日间的仇视。1940年的战争中,苏联红军出兵土尔其,付出较大的代价将土尔其打垮,强割了达达尼亚海峡东岸的一片土地变成“飞地”成为苏联海军进入地中海的海军前线基地。

    但是斯大林很清楚,苏联红军在这儿的控制力度并不强,他把目光盯上了土尔其的欧洲部分,和保加利亚、希腊相连的东色雷斯地区。

    在苏土战争期间,保加利亚也响应苏联号召,落井下石出兵,拿下了整个东色雷斯,战后保加利亚和苏联勾结,吐出了一个东色雷斯的一个港给苏联作为军港。就此,苏联红海军进入地中海的通道被撤底打通。而对于土尔其来说,在失去了东色雷斯后,他们彻底地变成了一个亚洲国家。

    但即使是这样,贪得无厌的斯大林,仍然感到不够安心。虽然南斯拉夫已经“赤化”,但最高领导人铁托并不太听话。斯大林很想在巴尔干半岛半再扶持起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于是他就盯上了希腊。

    不过由于希腊国内的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还算稳定,除非苏联不要脸直接入侵,否则希腊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武装夺取政权上台。

    在这个时间点上,意大利入侵希腊,对斯大林说,这简直是天助我也的好机会。

    按斯大林的设想,等意大利入侵希腊成功,将希腊全国打烂之后,他再向希腊输送军火培养希腊游击队,借着反侵略战争之机夺取希腊政权。

    然而意大利面条实在是太面了。

    战争打了半年多,毫无所获不说。反而被对手赶到了阿尔巴尼亚,并差点连这里都丢了。直到德国加大援助,用石油换武器的方式,向意大利倾销了一批军火,甚至派出志愿空军支援,方才在阿尔巴尼亚帮意大利人稳住了局面。但苏联人想借意希战争赤化希腊的方案。也因此而泡汤。

    1941年三月时,意希战争还在继续,意大利人快打不下去了,希腊人也已是强弩之末,双方即将开始和谈。

    在1941年三月,欧洲最轰动性的新闻,除了是法兰西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外,另一则新闻,就是希特勒出书了。

    书的名字叫《德国之路》。

    1940年十月战争胜利后。当德国开始向左转时,对德国中下层的民众,以及追随在希特勒(汉娜母女)身边的死忠份子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开始有些思想混乱了。

    在几个月内,德国在西欧扶持起了比利时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法兰西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国,两个布尔什维克国家,而在自己国内也正要开始“社会主义改造”。这种在一夜之间从右向左转的作风,着实让许多人看不懂也看不明白。

    汉娜所以在打败英法之的一。就匆忙而露骨地向全世界表露出“向左转”的姿态,那是因为她是在抢时间。

    因为这个时间点。正是“希特勒”这个“身份”在德国威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巅峰点。此时的德国,只要他(她)一句话,无数的男男女女可以不经思考地自愿为他(她)去死,可以毫无道理地盲从他。

    汉娜知道走得太快会造成中下层的思想混乱,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混乱影响不大。因为中下层中的绝大数德国平民,现在都是希特勒脑(蟹)残粉了,他们可以毫无意义地支持他。

    不过为了统一民众的思想,同时向他们说清楚他现在到底想干什么,在法兰西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的这一天。这本名为《德国之路》的书,也在同一时间在德国全国各地的书店同时上市。

    在书里,他向全德国的平民,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变化的历程,他的世界观,以及未来德国行政纲路线。

    这本书的作者名为希特勒,其实有一大半却是林汉,余下的部分则是纳粹党找来的研究马列的主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